12月只寫了兩篇文章,太少。2015年都維持低產量,十年來寫文字最少的一年。儘管文章的質不應以量來衡量,但文字的組織能力和思考能力明顯下降,使得連小說都寫不下去。只不過,在這樣的環境,我又想動手寫小說了。儘管可能又得花四年時間。唉,趙景恆也未寫完慝,想像力不足,寫不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年拍了好多相,好多好多,和我過去大量絮語一樣,幾乎毫無意義的雞肋相。也許能當作某段時間的成長印記。
提起成長印記,最近又努力地開始找工作。未知能做些甚麼,反正上網找。原本是打算非三聯、中華不去的,即使有了不少編輯前輩的推薦資料,卻也收不到面試通知。連面試都沒有,這可比當年更差。如今比以往更嚴謹地選擇工作,隨便轉一份工作毫無意義,曾經有念頭回去之前做了一個月的社福機構,只是同事提醒,機構的路和我的職業生涯,沒半點關連。想了想,也對。漸漸打消了念頭。
上網看過其他工作,尤其是出版、編輯之類的,幾乎沒有新工種。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長期貼文,即報紙本身的招聘。那些也已經不止投過一次了,也許真如朋友所講,出版社請人靠的是人脈而不是投履歷吧。久而久之,我又生起不如回舊公司的想法。
取而代之的是,年拍了好多相,好多好多,和我過去大量絮語一樣,幾乎毫無意義的雞肋相。也許能當作某段時間的成長印記。
提起成長印記,最近又努力地開始找工作。未知能做些甚麼,反正上網找。原本是打算非三聯、中華不去的,即使有了不少編輯前輩的推薦資料,卻也收不到面試通知。連面試都沒有,這可比當年更差。如今比以往更嚴謹地選擇工作,隨便轉一份工作毫無意義,曾經有念頭回去之前做了一個月的社福機構,只是同事提醒,機構的路和我的職業生涯,沒半點關連。想了想,也對。漸漸打消了念頭。
上網看過其他工作,尤其是出版、編輯之類的,幾乎沒有新工種。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長期貼文,即報紙本身的招聘。那些也已經不止投過一次了,也許真如朋友所講,出版社請人靠的是人脈而不是投履歷吧。久而久之,我又生起不如回舊公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