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黑幫─艋舺

香港是黑社會電影工場,在香港成長,即使沒有看,古惑仔、黑社會等電影絕不可能陌生,劇情故事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香港黑社會電影在台灣也很流行,認識的台灣人愛問我,香港是否和港漫、電影所演的,夜裡血肉橫飛、槍林彈雨。很羞愧,作為香港人,我甚少看香港黑社會電影(電視台沒有播放我不會走進電影院),加上台灣電視有電影台,港產片幾乎24小時輪流上映,令我覺得非常汗顏︰「周星馳的對白你們都會背,而且都是我沒聽過的。」電影台和港漫,至今仍然是台灣人認識香港最直接的途徑。
要講香港黑社會電影,我不夠格,有興趣請看馬家輝先生《愛.江湖》等影評,這幾部書在台灣比較容易找。覺得深究無益,大可不看,知道龍五是黑社會老大就可以。


長久以來透過電影,香港黑社會給人印象非常黑暗負面,儘管幫派歷史悠久,可是強調中國人傳統、講義氣、保家衛國的印象不曾與香港黑社會掛勾。香港黑社會似乎只是白天商場上股票對決轉到黑夜刀槍火併的商人,同一類型,採取不同方法和手段而已,目的相同︰置人於死地。台灣黑幫呢?台灣黑幫沒有香港那般高調,過去我沒看過相關電影,要談艋舺,我想先談個人對台灣黑幫的印象。
香港黑社會名字顯赫,香港人隨隨便便都能數算幾個,公開場合討論也沒關係。台灣黑幫好像不同,我問過同學,沒幾個人願意吐露。有一次系上辦活動,需要籌款,我無奈被捲進去,聽到組員說︰「隔壁那個誰誰誰,二話不說回家就拿六千塊出來,他們整組都不用找贊助了!她們家好像跟台南黑幫有關係,還市議員呢!趕快收起來用。」又有一次,電視新聞播出某位黑幫大老逝世,政治人物前往靈堂參拜,朋友告訴我,台灣黑幫社會地位很高,我想︰「哦!原來台灣黑幫即是杜月笙嘛!國民黨地下組織。」 所以當Geta頭戴浴帽,手持鑊鏟走到大圓桌和兄弟一家人似地吃飯,我突然覺得很親切︰「這就是台灣嘛!」
台灣人是親切的族群,作為一個外來人,《艋舺》前半部營造台灣黑幫親切、胡鬧、惡作劇小混混的形象,我覺得十分合理,漸漸忘記這是一部黑幫片。其實我是抱著看賀歲喜劇的心情看《艋舺》,同事說非常搞笑,好奇之下靜心看了,結果……仍然覺得很台灣。
台灣電影我看得不多,半睡半醒看過一套候孝賢,無緣無故看了《海角七號》。《海角七號》講台灣各族群的衝突與和解,屬於地方社會的生態特質。《艋舺》的人群卻透露著台灣人性格特徵。
電影前半部揚溢著青春和溫情,最初學校的環境和劇情令我誤以為時間設定90年代,一來校服和現在相差無幾,軍綠色的校服囚犯一樣繡著學生全名,二來頭髮太長令我覺得那是髮禁已除的年代。沒想到一出校門,幾位主角換上花襯衫,在頗具日式風味的街巷游鬥,時空頓時錯置。
台灣現今仍然保留許多日治時期的市街,日本人治台最初就是重新規劃主要城鎮,改善清朝髒亂和功能混雜的城鎮,以人為手段和先進觀念促使台灣走向現代化。 艋舺即現今台北萬華區,約是龍山寺周邊範圍,荷據時期已經有平埔族在艋舺一帶生活,雍正後因為靠近淡水河,方便運輸,漢族移民開始在艋舺形成聚落,「Moungar」一詞,就是原住民「獨木舟」的發音。劇中所見的廟宇,最初就是這些移民興建,後來日益擴大和整修而成。台灣廟宇多兼具信仰和貿易功能,築於河源或河道兩岸,小商販大商人以廟宇為交易場所,市場亦以廟宇為中心形成、發展,除台北艋舺,台南五條港也有類似情況。(參考延伸資訊3)
講了一段歷史以後,黑幫為甚麼在艋舺出現,理由很簡單,一個有利可圖的地方,有一幫人自發出來維持秩序,組織就形成了!如今商業活動中心已經不是艋舺,許多東西已然沒落,台北市政府希望透過電影,活化舊城區,只不過好像當地居民反應並非那麼正面。 (見UPUP.西京朋友︰我為甚麼反對艋舺。)
回到電影本身,美術、畫面非常好,將某種舊區的情調與80年代含蓄的人情,細膩地刻畫。劇中看到台灣人對其他人的溫情,黑幫眾人不是以位階區分,維繫一種家族似的情感,例如Geta和蚊子在廟口一段對話,關心蚊子是沒爸的孩子,不會令人覺得這是老大和小弟的關係,反而給人一種叔叔和後輩飯後聊天的溫馨。可台灣又是這樣一個社會,溫情底下包裝著位階和陰謀。說Geta很溫情嗎?但他割斷和尚老爸指頭,把和尚打得半死。本來這種事情在黑幫而言,是正常不過的事,說穿了就是藉口仇殺然後其他人陰謀論嘛。可是溫情維繫的黑幫,為甚麼會出現仇恨?既然是親情、溫情,那麼一切都可原諒,可以商量。事實是這種溫情一旦撕破,反而更傷人。和尚知道老爸犯錯、自己誤殺也有錯,可都是拜把子兄弟,何必太過?奪權的背後,溫情沒有了,Geta頓時變成一個虛偽、狡猾、深藏不露的老頭,浴帽廚子、和藹老爹印象盡去。
台灣至今仍然如此,表面和睦友善,底下暗湧濤天,無意起浪也會有人無風起浪。香港人情冷漠,背叛和暗裡指罵,在冷漠的社會裡似乎比較合理。這是兩種社會特性,香港黑社會電影也常以這種為主題,杜其峯兩部《黑社會》演的都是黑幫奪權經過。香港黑社會電影,你不會覺得角色「兄弟」相稱,就真是把對方視為兄弟。《艋舺》的太子幫卻是青春年華,由學校到街頭,一句︰「意義是啥小?我只知道義氣啦!」令人覺得他們真是以「義」和「友情」維繫,直到一句感概的對白︰「他們以前跟我們一樣,都是結拜兄弟。」
無論香港黑社會還是台灣黑幫,妻兒都是他們最大弱點。我覺得《艋舺》刻劃男女感情有點薄弱,當然以今日觀點而言,一個中年人流浪在外,幾年後回來發現敵人居然是自己兒子等,反而不及和尚單戀志龍那份含蓄和無可奈何更令人感慨。卻又引發我另一種思考,《艋舺》寫的男女情愛,今日看來已經過時,但同性之間的情愛卻是新穎的,甚至覺得「那才稱得上感情」,這是否說明我們這個時代,對於「感情」已經不在懷有舊日的純真和普遍,反而寄緒於「同性」等扭曲的處境之下?觀眾之所以被違背時代道德,不能宣揚的情愛誘惑、感動,我…是不是又存在著某種扭曲,無法享受昔日有點唬爛的愛情巧合?

延伸資訊︰
  1. 馬家輝作品︰《愛.江湖》江湖有事》、《明暗》、《愛戀無聲
  2. 西京朋友︰我為什麼反對電影艋舺(地方古蹟保育相關事宜)
  3. 徐裕建,《台北市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研究調查與修復建議》,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民國82年4月初版。(對艋舺沿革作出深入探討)
  4. 艋舺官方部落格︰http://mongathemovie.pixnet.net/blo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