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責與追究

「現在就要。」


工作上又出了點事,主要負責案子的同事病假,客戶突如其來要一個檔案。結果我把手上的檔案傳出去,就出事了。原來同事把一個File拆成三份,分三個人改。每個人都不知道其他人在做甚麼。到我把檔案傳出去時檔案已不知被改了幾次,裡面的資訊錯得一塌糊塗。


結果是全部重做,我問客,到底你甚麼時候要,他說,現在就要,我現在就要開票。


問題尚未解決,一堆人已七嘴八舌「尋找問題根源」。我當下馬上說,先不要管這個,生產流程順一順,把問題解決了再說。大家各有各忙,暫時安靜了半小時,我想了想,這個責任之後又要我揹了。



「都是你的錯!」上個月接了一本書,又是亂到一塌糊塗。我是製作部的,不是內部人員,壓了deadline,他們要給不給,我沒差。再說,我追也追不到。等到事情拖到老闆突然說,明天就要把檔案產出,我去到他們公司開會表明沒可能,三個禮拜前要的資料,你們都沒給我。負責的編輯就罵老闆,都是你的錯,老闆說請他吃午飯,他也不吃。


這種情況看多了,跟香港是兩種極端。香港是把事情不管前因後果先做下來,不找原因,結果是一次又一次重複之前的錯誤。台灣是在過程中不斷歸責,就吵架了,吵吵吵到最後,事情都沒做出來。


我是那個只要有答案就做得了事的個性,也明白這種個性很惹人生氣。不過……就沒辦法。華人有一種語言上的特色,就是很不喜歡把話講清楚,多問兩句會生氣。最近遇到一個小問題,也是溝通問題。我想要去買兩組背景紙,配搭一個棚攝架。背景紙有兩種尺寸,我想要一個能夠兩種紙都能用的架子。


他們回說,推薦A架子。


看網站資訊,A架子尺寸沒辦法放第二種size的背景紙。我再問,那第二種size的呢?對方就不回覆了。


我抓了抓頭,那……我怎麼跟你買?



最近跟一位業務談,他說很多客人把他當百科全書,問完拿他的東西去找別人報價。我也明白這確實很生氣,而且很累,一直在做白工。不論香港和台灣都不怎麼喜歡在購物前把事情講清楚,造成購買後一堆客訴,sales賣完,後勤CS忙到痴線。


關於這一點幾年前我就想過,報價應該收錢,畢竟我是很認真跟你量身訂造一份報價單。花了時間說明和解釋,卻無任何回報。反而之前去競投camping 又不見有人投訴,我也想不通。


可是,獨立出來之後,想法有點改變。想起《陸王》裡面,他們向中學推銷足袋,結果沒成,過了一陣子之後,因為老闆的詳細說明,A中學向B中學推薦,讓老闆去推銷,做成了第一單足袋生意。





小道消息,拉筋媽媽好像請辭了,難怪她負責的事情最近都變了我來做。她進來之後我就一直很關注她會不會走。怎麼說,就一個很能幹而且應該培養的同事。不過要走也好,小公司,可以過渡,不能久留。而且公司也沒有要培養她的意思。


就……各種各樣的零零碎碎的問題,換了是我,或是正常人大概不會留下來。嗯,但我留下來了。而中小企真正的問題,就在於老闆都不怎麼管理內部。我也明白,錢不可能請幾個員工就能賺到,老闆還是要對外才有辦法找到錢……算了,一切都是因果。


雖然我覺得可惜,不過這也是選擇。我身邊也總是留不住好同事,而我自己也不是甚麼好角色就對了。只是,好同事又怎樣呢?換了一個環境,難道彼此又能維繫下去?很難了,沒甚麼友誼可談。不過,我還會為因果而起心動念,修練還是不夠呀。


前幾前跟學長碰面,好好好多年沒見了,真的。認識的人到今天還保持聯繫,我覺得還蠻高興的。雖然不知道見了面要幹嘛,有甚麼話題。自然的,換了一個環境,就沒話題了,連抱怨的對象都不同了。



忽然想起中學時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人生的路終究只是一個人走。那時只是說說而已,這些年離離合合,卻彷彿一次又一次驗證這句話。人無憂無慮時,思想最清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