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歧視

最近工作有點兒用蠻力,有點兒搞對抗。常有一種無論怎麼做其他人都不會滿意的感覺。

如果你問我,我覺得自己做人是無私的,在工作上。是否大家期望或期待,則不敢說。但是,我自問從來都是站在團隊的立場出發,大型活動不會請假。以前做書店,總有同事愛在聖誕節放假,而且不是一年,而是年年。聖誕是零售業最忙的時候,忙到癲,但他請了,你就不能請,原本該有的休息日也沒有了,因為少了一個人。

每次都好像這樣的惡劣地重演而最終都是以我的請辭或老闆開除告終。但坦白講每次出事都怪罪於我,難道還要我和顏悅色?

我做不到。

肥灰聽了說,為甚麼你們的關係搞成咁。

關係?那事情呢?不過出社會後也明白,無論事情做得怎樣,老闆不開心,就不會有好結果。大家做事,都只是滿足老闆的慾望,就算做到一塌糊塗,老闆開心,仍然會有好的風評。

做事討好不了別人就算了。最近做甚麼都被罵⋯⋯詳細不講了,總之那件事一直是我在做,雖然有同事提出過可以他們做,但我知道他們愛乾淨,就覺得自己做就好。我也愛乾淨,想了想之後洗手就好。當然可能他們有其他考量,環保或者甚麼。不過我還是抱著,只要我做就好的心態。

結果就被罵了,從背後,好大聲。啊,原來不是錯覺,大家真的都很討厭我。

一整晚情緒都好差,好想哭。原來我做的每一位事,為了別人而做的事,只會給人埋怨,只會給人麻煩。家務全部都做了,卻又因為錢賺得不夠,沒有公屋,冷嘲熱諷。書的排版校對ISBN全部做了,老總拖兩年不出版,是因為我沒有提醒。書區賺錢較去年同期多20%,是因為書加價了,本來就愈賣愈貴,不是我用心照顧書區。我一個人做五個人的事情,卻因為春茗只顧著吃沒有講話,發了警告信。Excel表格核對了95%,有5%同事隱藏了我沒發現,上司說,我叫你做1件事,你做錯咗1.5件。

然後又有人說,你太在意別人講的話。要去食藥。甚麼的。

最近讀到一個名詞:

性格歧視

近三四十年的社會,主張人們要正向、正面、積極、外向。好多人格特徵和個性都會被標籤,認為要糾正,不該存在。

有外向的人,自然就有內向的人。性格歧視則認為後者是不應該存在,要消滅的對象。常聽見的例子是,散播負能量是不應該,遇到困難應該要迎難而上。

但我當下就真的很痛苦,不能哭麼?不行,你那是抑鬱、沒做運動、多巴胺不足⋯⋯

情況和性小眾一樣,如今還有在平反,那麼性格呢?

喜歡看小說,因為小說人物性格都很鮮明,雖說有好有壞,也得到相應的報應。讀村上春樹就不同,人物性格都不怎麼明顯,好多時是面目模糊。

這就是性格在最近四十年的轉變。

當人們變得愈來愈模糊,他們就會想,喂,你怎麼會這麼想,你太敏感,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只要是他們沒能夠想像出來的東西,就會被批評和歧視。

就像技安歧視大雄玩花繩。

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是大雄會怎樣?沒有叮噹陪他一起哭,一起找方法和技安對抗。如果只有我一個人面對這些,我會怎樣?

可能會早點了結吧。

你的感受,興趣,喜好,全部被否定。媽媽不喜歡你,覺得你讀書成績差。老師罵你,因為你做事不像考第一的同學那麼厲害。同學欺負你,拳打腳踢,告誡其他同學不能和你玩。與靜香有著同一喜好,當你把他當朋友,在人前他反而奚落你,假裝不認識你。

那麼你還活著幹嘛?

小孩子可能還好,不會想到這些,有時還會覺得只要長大就好。

可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20年呢?

還不止,這20年,大雄還是大雄,他還是喜歡花繩。為了不讓其他人歧視,他只能偷偷在家裡玩,在其他人面前,大雄假裝自己是技安,愛唱歌。唱歌總算是男孩的玩意?

我把這個故事和導師講了。導師是關心一線之類的培訓員,認識了好幾年。最初是因為我打去想呻一呻,電話通了,導師反過來向我訴說家裡的苦痛,妻子不認可,孩子疏離。講到半個小時電話,發現⋯⋯呃⋯⋯是同一個義工機構。

後來我們大約半年會whatsapp一次。這個故事講完,他說:「你要找些方法調整自己來對抗外來的壓力。藥物可能是一個,正向思維和幽默也可能是一個。」

這個解釋很好。你為甚麼要看醫生,是因為你需要藥物或者心靈輔道來對抗外來壓力——但其實每次講完我比以往更加想立即就自盡。認真。

肥灰常說不知道我為甚麼會感到壓力。他面對很多家裡的事務要擺平,老婆情緒化,四大長老逼迫他們趕快生孩子⋯⋯他壓力更大,我算甚麼?錢之嘛!搵咪得囉!

聽他講了45分鐘之後,我忽然想到,這也是一種歧視,或者輕視。

站在你的角度覺得我的問題很易解決。只要ABCD就可以,你為甚麼不做?

無家者常常被批評,不懂理財,不懂儲蓄,工作不努力,愛抽箊喝酒,所以流落街頭。全是自己作的業。芒草心因故舉辦了一日無家者體驗,台灣人頗為自信,覺得自己能通過,就去參加。換轉香港人肯定不會,只會嘴炮。

一日體驗結束後,好多人一下班就會跑去買雪糕買汽水,甚至喝星巴克,花的比賺的錢還要多。

他們說:「太痛苦了。」

痛苦,不止是辛苦。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優點是同理心夠強,願意傾聽和理解其他人,不輕易拿自己的尺量度別人。輔導是說不上。但我沒想到這種性格都會被歧視——軟杮子。

有時候我說兩句心底話都不行,都會被批評。我不懂⋯⋯真心不懂。

瑪莉學姐說,即使別人把我們踩在腳底,有時候我們還是不得不開朗地笑對他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