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電梯

年初本來想寫一些像阿濃的一百個看不慣和一百個看不厭,後來覺得負能量還是太重,就沒寫了。

今天負能量還是很重,這星期又被氣到,也許是時候開始動筆寫一寫。


最近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本來我和公司總務大哥合作尚算不錯,尚算順利。過去大半年,他凡是有意見都跟我說,我會好心地轉達。畢竟舊領導曾經說過,總務大哥從前和其他同事沒有交雜,我加入之後,他的意見總算是聽到了。我心中有受到一點點鼓舞也就很樂意轉達。

然而最近因為一些維修問題,我開始不幫他說話有時甚至針鋒相對。

事源每次工作要幫老人家家居維修,都要看一看電壓甚麼的。一般該住宅的電工會說,這裡的電量是多少,我們維修要帶多少線材工具之類。

上一回維修的住宅,電工講了我完全聽不懂的名詞。我回去便轉達總務大哥,

「電工說他們供電是13個M。」

「我不管你多少個M,總之要我3個插頭。」

「對方說,13個M可以拉無限個插頭。那麼我們到底要用幾多個M的電。」

「啦電有分好多種,好多電壓,講你都唔明,總之要3個插頭。」

「不是呀!那是要多少個M?如果供電不OK,那我們就不接這份工。不如這樣,我們一起去單位看看,那裡只距離公司700米,我們找個時間早點下班過去看?」

「總之就要3個插頭。」說了幾次,總之就是不肯去。

在我來講,這很合理吧!你是專家,又不佔時間,又是工作範圍和內容之一。一起去看一眼,來回最多大半小時,就解決了。他死活不肯。

又有一次,我們人手不足,沒時間購買物資。他說他有時間,他說他去買。預算已說好,他買了就好。結果他沒買,原因是,很貴。不過全買了也只是預算的1/5,花不完。他當下買了,事情就解決掉。

真正令我生氣的不是這一點,而是他沒有買物資的第二天,同事生病告假。他說:

「哈哈,因為物資短缺所以病咗!」

我氣在心裡。當然,買物資原本應該是那位生病同事負責,以往她在忙,我會幫手買。我忙,總務大哥也可以買,任何同事都可以買。他不買,回來還是奚落同事,我實在氣不過。

漸漸我愈來愈發現,好多事情他會「提意見」,接著補一句「你們決定啦」。決定好之後,他會明裡暗裡嘲諷。那是一種驕傲。

以能力來講,總務大哥的確能力卓越。可是,聽來聽去我覺得愈來愈像肥灰和大夫,永遠有問題的都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回到買物資一事。因為維修的材料,需要一直補給才夠用。有時我們會找義工幫手維修,他們用完,不一定會補買材料,即使公司長期補有現金。

有一回材料剛好用完,他「平心靜氣」說:「義工應該要買材料,我知道收工好重要, 但買完都只是多二十分鐘,好過我上班時,還要抽時間去買。」他講了一次,主管沒有下指令。一個月後,義工再次沒有買材料,他上班時段失蹤,沒有聯絡,我打電話給他,他不接。半小時後現身,氣沖沖說:

「我唔係話你!我一早講了要義工買材料。我今天就因為發現材料不夠,又下去買,所以搞到這麼晚才回來。我做事很公道,一定不會影響客戶,一定會下班時買好材料⋯⋯」我心唸,咁你講聲咪得囉。

半小時後我忽然醒悟,他生氣並不因為其他人做錯事,而是因為別人的行動沒有符合他的期望。說得更白一點:

其他人沒有遷就他。

義工M先生已經在公司做了五年,大家都很喜歡他。其實他技術並不十分好,也常常偷懶,有時也會想借我的口,向上司反映某些事情。不過大家都喜歡和他合作。經歷過買材料事件之後,我留意到一件小事。

通常我是最先到達場地和客戶溝通,往往在樓上。並不是每一棟樓都有電梯,不是一個人可以獨力把材料拿上去。義工M先生來到樓下,會打電話給我,喂子房我到了,一起來幫忙搬東西吧!我便會下去搬。

總務大哥則是,我定時定候打電話給他,你到了嗎?你到了嗎?我來搬東西喔!有一回場地偏遠,雖然有電梯,他也要在一一個很遠的地方下車缷貨。電梯都很繁忙,為了順暢,前一天他說,待我們等到電梯才過來。到了工作日,我已抵達場地,打電話給他:「你到了缷貨區了嗎?你到了我鎖電梯喔!」

「唔係呀!不是我到了通知你,是你控制了電梯,你通知我。」


最近和好爺聊天,發現這類型的人都有共通點,大約都是五十歲以上的人,不分男女。

幫咗佢仲要diu9你。

 

同一個問題重覆提

認真,我個人的個性是很守規矩,而且視團隊為第一。如果我多做一點,能力範圍之內,我辛苦一點點做了沒問題。

做出版常常會遇到要先付錢印刷的事情。因為公司出數,往往都要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有些老闆還會賴帳。老闆賴帳可以,但印刷品不可以拖,周刊每周定期出版。此時我都會先付錢,只要是老闆答應了,會計收到電郵確認,我都會先付。

雖然常常發生糧尾菁黃不接的問題。我會抱怨,但下次還是會這樣做。因為這樣是最順暢最不影響日常運作。無錢時我照樣會講無錢,那就先別印囉。會這樣。

至少我是不會抱怨其他人,你為甚麼不給我錢印刷。更不會要求印刷廠遷就我,不付錢就開工。

不過總務大哥會,老闆會。總之一定要做到他們心目中滿意為止。

還是舉一個例子吧!印菲林。

在80至90年代,柯式印刷是需要印菲林才可以輸出成平日我們見到的報紙。這個習慣其實十年前已經可以取消,老早來個PDF檔案,甚麼都能印。神奇地公司2016年還在用這種方式印刷。

我覺得無所謂,反正公司要印,我就印吧。工作流程是,我把PDF給菲林廠,菲林廠把菲林交給印刷廠。

2018年,菲林廠倒閉了。

印刷廠如臨大敵,不斷叫我找一家新的菲林廠。我問他,PDF不能印嗎?因為菲林也只是用PDF印出來而已。

印刷廠的老闆說:「唔得喎,你們的報紙這麼趕。」

我問他,那有甚麼方法?

他說,把所有文字outline,所有圖轉tiff,不能JPEG不能PNG不能PSD。我照做了,一來一回足足花了一個月時間。同時也在找新的菲林廠。中間還因為工廠在大陸,不能whatsapp不能google drive,花錢登記了大陸電話號碼開啟百度網盤,之類。

每日我都因為PDF的outline有問題,常常無預警地掉字,失圖,改完又改,又要重新校對,找問題成因。outline不成試封裝,封裝是全部圖文連字型打包。印刷廠一直就說不行,要出菲林、菲林、菲林。

在最後最後的限期,我放棄了,甚麼都不做,直接轉存成PDF,交給印刷廠。印不到我們再想辦法。

十分鐘後印刷廠老闆打電話來:

「一早給我這個PDF就不用搞那麼多東西啦!又outline又封裝浪費時間!」

吓?我瞎眼。喂!公司用的Indesign版本是CS4呢!那過去十年你們為甚麼要印菲林? 一個小時前你還在喊菲林菲林菲林!根本沒菲林也可以印!

結合了總務大哥的情況。我忽然醒悟了!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如果事情這樣出來的效果不好,那不用,我還能明白。對我來講這是唯一理由。如果新方法令效果好,而不用,那只是你懶惰。

不過這種情況還蠻多的。記得那時做發行部,WIN 10的年代,outlook是win95版本。好多人根本不想學習新東西,不接受新意見,而當時的主管只是40出頭而已。

好像有點扯遠了。這裡是兩個故事。

總之,我覺得,一件事情,不做,只有一個原因:

效果不好。

其他原因,都是廢話。

不過好多事情明知效果不好,還是會被逼迫著做的呀。

你看小米的logo。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