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伸手

 這個星期心情奇怪。一半是上級折磨,一半是我在責怪自己做得不夠好,沒有盡力。如果我聰明一點,聽得懂多一點別人的言外之音,或者我的人生會順利一些,工作也能麻利一些,文章也會多人讀一些⋯⋯或者⋯⋯

與好爺沙倫聊了一天,感覺好多了,舒服多了。聽到大家都有各自的問題,感覺好像沒那麼難過。這麼講好像很奇怪。但真的是這樣喔。雖然彼此不能理解對方的立場,無法解決大家各自擁有的問題,只不過就是舒服了一些。

雖然我回來之後,又花了一小時在檢討自己今天有甚麼做得不夠好,講錯了甚麼話,落入一種自我厭惡,把早上的問題都沖淡了。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而討厭、怪罪於我呀。

其實最不能原諒我的,是我自己吧。

最近在讀一本關於無家者的書:《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讀第一章的時候覺得還好,好像讀完也不必收藏。讀到第二章,開始對味道了,提醒我好多關於人性,關於人生的事情。

話說這位社工的心裡OS也太多了,感覺是個心思細密的人。像這樣的人其實不太適合在社會生存。畢竟現代社會講求快速、積效、效率,要達到績效,每個人最好像工具一樣,鈍鈍的,別太多感興,不然會死人。尤其是對人的工作,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一句一句說話地在意會氣死。

況且如果香港像這樣子把文字寫出來,放在網路上,早就被fire掉了。不過這本書提醒了我很多事情,一些關於個人感受,關於不同人怎麼看待不同人,關於我們把他們歸類在同個族群的人們,怎麼看待自己。

讀著讀著竟有一種療癒感,覺得,我呀,其實和書中所講的人一樣,都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所遭遇的事情,也只是應當遭遇的而已。

有時候會想,自己為甚麼會做人。做人沒有意義,丁點兒意義都沒有。既然如此生與死,不太重要。後來想一想,可能是要來經歷一些事情的。

比如說街友。最近麥路人很火紅,電影成為了大陸朋友的話題,然而,當我想告訴他們真實街友的樣子,他們就不想知了。他們只愛看戲,不愛現實。故事裡的主角怎樣也好,郭富城演,都愛。現實怎樣現實,都討厭,不想理。

理,也理不到。套一句書中的話,街友時常對社工說,你們不懂。

哇,這句話是我的口頭禪。憑甚麼呢?因為我知道其他人沒經歷過,所以不會懂。我後來想想,對呀,人生可能就是一種讓我來「經歷」某段事情的過程。將來若果有機會,我要開解其他人,度化其他人,如果我沒經歷過他經歷過的事情,那怎麼度?念經有用嗎?

就像打遊戲的攻略,要找圖文並,才能夠破關。你會找一份沒有破關的攻略來看嗎?你沒經歷過,能給出答案嗎?

最近想寫一個系列,與過去的自己道別。同時,最近在學習向別人表達感謝,不是我太常去做的事情。不過我也想學習,讓其他人感覺到我在真誠地,為他們的陪伴與付出,表達謝意。同時我也想寫下,別人對我的抱怨,道謝,把它滙總成一兩篇。就當作一種儀式,一種調解情緒的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