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瑪莉學姐跟我說了件氣憤的事。她結婚五年,兒子都快一歲,與老公合供的房子,居然沒有她的名字。她說這是家婆的意思,老公家三兄弟,買房子從不寫老婆名字,卻可以寫兄弟的名字,因為老婆是外人。
家婆更過份到,學姐坐月子之時,家裡沒東西吃。學姐的媽媽,即是家婆的襯家,搭五小時車到新山陪她,粒米未進。學姐請家婆載媽媽去吃頓飯。家婆一句︰「沒空。」轉頭就走。
我聽到之後非常憤怒,立即跟學姐說,如果她缺錢,她去買房我在香港打工,幫她供樓。至少她有個落腳地。幾年後若是她不需要,賣給我也好,我繼續當一名租戶也好。不能讓她這麼委屈。
學姐拒絕了,這個念頭只能放在心裡。
天底下最難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我還以為馬來西亞,人情味較重。到頭來居然仍是華人邏輯,女人只是生孩子的工具。
或者我應該相信學姐的老公,不是這種人,危難時期拋妻棄子。大馬的社會環境,目前亦不至於把人逼迫到瘋狂狀態,家庭維繫尚算容易。
只不過,聽到這些,仍然不開心。
人,太過輕視人。我們有時候放在全球暖化,放在瀕危動物的時間和精力,恐怕比了解身邊每一個人都多。
往往覺得,某君講話不好聽,不好笑,不吸引,下次就不再理睬。
我不知道是網絡時代所造成的,抑或網絡時代以前的社會也是如此。我們一般說要關心人,去了解人,從來只是把一些自以為的標準和想法,安在那人身上,並自以為「那個人就是這樣」。
因此,看不見其他東西,被迷惑,被欺騙、被傷害,然後說自己獨立自強。卻沒想過,如果一開始花時間了解彼此,就能避免各種各樣不幸。
然而,當我真的實行這做做法的時候。感覺和別人愈來愈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只說,喜歡就行了,用不著想太多。喜歡一起不喜歡就分手,喜歡這份工便做不喜歡便走。可是,在我耳邊聽來,只覺得你沒有自己的標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也沒錯。我過去幾年都不知道。最近愈來愈能夠直接告訴其他人,我想去帶團,想去不同地方旅居,每個城巿住幾年,寫點文章,輕鬆過日子。
這看起來很廢,可是,需要到的心力,非比尋常。每個看起來廢廢過日子的人,背後均有著驚人的紀律,忍耐枯燥與乏味。達到這些條件,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想法和目標。
可是在華人的教育裡面,甚少提及,甚至不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最好承襲著父母的概念,沿用著他們的方式生存。
拿著人生的線性來衡量自己,甚至他人的人生,覺得這樣子活下去,這樣子生活, 才是正確和正經的事情。每次聚餐,同學們談論的話題無非是買樓,買車,炒股票。十年來都是如此。我不想擁有這些,變得無話可說了。這就是你們人生的追求嗎?
早兩年在某家NGO做編輯,NGO主打心靈培訓課程。報讀課程後還留在這裡的人們,很大 部份都是傳統價值和制度下的勝利者。然而他們往往遭遇了一些人生的事故時,無法自理。
極端例子是有一位媽媽送了兒子出門讀書,暑假返回留學地點時,發生空難。兒子死了。媽媽一直不敢把真相告訴老公。後來有人介紹她來NGO,NGO的人們發揮同理心,讓她覺得隱悶老公是合理的。她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理解她,從此以後每個周末周日,均在NGO待著。見不著老公一面。
我有時候會覺得,她是典型沒思考過人生,才導致這些情況出現。因為你沒思考,所以容易走偏。別人說哪裡好,就跑哪裡,哪些工作賺錢,就去哪裡。肯定有這樣的時期,可是,這樣的時期不能太久遠,一兩年就夠了。卻因為我們不習慣思考人生,導致這樣的情況延續幾十年。
可是當你認真思考,別人只會把你當怪物。 你幹嘛想這麼多,想太多只會睡不著。那麼我寧願睡不著。
近讀胡晴舫,驚訝。她是位有全職工作在身的旅人,居然能寫出這麼細膩的文字。我也想變成她那樣。
這個月我報了個課程,又比其他朋友diu撚到仆街。早兩星期我還挺不開心的,現在不會了。就算以後只有一個人,沒人理解也沒關係。你以為我花了多少時間才變成這樣?我愈來愈接近自己期望的樣子,你們只想讓我變成你們好讓你們自己安心,所有抵毀,批評,逼迫,我全部會忍耐過去。我不是為了變成你們而活著的,而是要變成自己才活著的。
我讀歷史,我的自傳會自己寫。容不得旁人亂加眉批。
家婆更過份到,學姐坐月子之時,家裡沒東西吃。學姐的媽媽,即是家婆的襯家,搭五小時車到新山陪她,粒米未進。學姐請家婆載媽媽去吃頓飯。家婆一句︰「沒空。」轉頭就走。
我聽到之後非常憤怒,立即跟學姐說,如果她缺錢,她去買房我在香港打工,幫她供樓。至少她有個落腳地。幾年後若是她不需要,賣給我也好,我繼續當一名租戶也好。不能讓她這麼委屈。
學姐拒絕了,這個念頭只能放在心裡。
天底下最難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我還以為馬來西亞,人情味較重。到頭來居然仍是華人邏輯,女人只是生孩子的工具。
或者我應該相信學姐的老公,不是這種人,危難時期拋妻棄子。大馬的社會環境,目前亦不至於把人逼迫到瘋狂狀態,家庭維繫尚算容易。
只不過,聽到這些,仍然不開心。
人,太過輕視人。我們有時候放在全球暖化,放在瀕危動物的時間和精力,恐怕比了解身邊每一個人都多。
往往覺得,某君講話不好聽,不好笑,不吸引,下次就不再理睬。
我不知道是網絡時代所造成的,抑或網絡時代以前的社會也是如此。我們一般說要關心人,去了解人,從來只是把一些自以為的標準和想法,安在那人身上,並自以為「那個人就是這樣」。
因此,看不見其他東西,被迷惑,被欺騙、被傷害,然後說自己獨立自強。卻沒想過,如果一開始花時間了解彼此,就能避免各種各樣不幸。
然而,當我真的實行這做做法的時候。感覺和別人愈來愈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只說,喜歡就行了,用不著想太多。喜歡一起不喜歡就分手,喜歡這份工便做不喜歡便走。可是,在我耳邊聽來,只覺得你沒有自己的標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也沒錯。我過去幾年都不知道。最近愈來愈能夠直接告訴其他人,我想去帶團,想去不同地方旅居,每個城巿住幾年,寫點文章,輕鬆過日子。
這看起來很廢,可是,需要到的心力,非比尋常。每個看起來廢廢過日子的人,背後均有著驚人的紀律,忍耐枯燥與乏味。達到這些條件,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想法和目標。
可是在華人的教育裡面,甚少提及,甚至不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最好承襲著父母的概念,沿用著他們的方式生存。
拿著人生的線性來衡量自己,甚至他人的人生,覺得這樣子活下去,這樣子生活, 才是正確和正經的事情。每次聚餐,同學們談論的話題無非是買樓,買車,炒股票。十年來都是如此。我不想擁有這些,變得無話可說了。這就是你們人生的追求嗎?
早兩年在某家NGO做編輯,NGO主打心靈培訓課程。報讀課程後還留在這裡的人們,很大 部份都是傳統價值和制度下的勝利者。然而他們往往遭遇了一些人生的事故時,無法自理。
極端例子是有一位媽媽送了兒子出門讀書,暑假返回留學地點時,發生空難。兒子死了。媽媽一直不敢把真相告訴老公。後來有人介紹她來NGO,NGO的人們發揮同理心,讓她覺得隱悶老公是合理的。她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理解她,從此以後每個周末周日,均在NGO待著。見不著老公一面。
我有時候會覺得,她是典型沒思考過人生,才導致這些情況出現。因為你沒思考,所以容易走偏。別人說哪裡好,就跑哪裡,哪些工作賺錢,就去哪裡。肯定有這樣的時期,可是,這樣的時期不能太久遠,一兩年就夠了。卻因為我們不習慣思考人生,導致這樣的情況延續幾十年。
可是當你認真思考,別人只會把你當怪物。 你幹嘛想這麼多,想太多只會睡不著。那麼我寧願睡不著。
近讀胡晴舫,驚訝。她是位有全職工作在身的旅人,居然能寫出這麼細膩的文字。我也想變成她那樣。
這個月我報了個課程,又比其他朋友diu撚到仆街。早兩星期我還挺不開心的,現在不會了。就算以後只有一個人,沒人理解也沒關係。你以為我花了多少時間才變成這樣?我愈來愈接近自己期望的樣子,你們只想讓我變成你們好讓你們自己安心,所有抵毀,批評,逼迫,我全部會忍耐過去。我不是為了變成你們而活著的,而是要變成自己才活著的。
我讀歷史,我的自傳會自己寫。容不得旁人亂加眉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