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快樂是罐可樂

朋友說我想太多。

我覺得也是。

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有工作,無論是好是壞的工作,坐在辦公室,每個月就能領到錢。有了錢,每個月就可以交房租,就可以有錢買東西吃,就可以有錢去學別的東西。學到了一樣新東西,就可以去多學習新的技能。

這樣子,就可以一年又一年的混下去。然後混到退休,然後……

好多人都這麼活著,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件好事。

換過頭來,做老闆。做老闆也是這麼樣的一回事,在外面努力地打交道,幫公司找方向,談生意。有了生意,指派下屬工作。

日復日地拉生意,拉工作,努力擴展,只要能擴展就有存活的可能。愈做愈大就比較好了。

這樣的狀態,是否又合理呢?



打工仔日復日的勞累也好,老闆張顯著各程和樣的東西也罷。說到底,「彼此也在捱」。

到底這世界有沒有自由。

過去一年我時常回顧大學以來的工作模式,有時在當下會覺得很辛苦,回過頭來又覺得那樣的節奏比較好。

我想是因為人是愈來愈辛苦的,不會因為年資長了,工作會變得輕鬆,生活會變得容易。

前幾天看黃秋生訪問,他說若不是楊老闆給他五年的生活補助,他這五年未必過得了。

一個早已成名的影帝,來到六十之齡,尚要靠其他人接濟。


那麼,我自己呢。


朋友出發前往上海找工作之前,拋下一個問題。

如果工作很窮但很快樂。另一份很有錢但不快樂。會選擇哪一份工?

我苦笑,我這麼多年的狀態都是窮而不快樂。

所以我是沒經歷過窮但快樂,有錢但不快樂的經歷。

她說這就是苟且偷生。


生存為什麼是一件這麼令人沮喪的事情。

仿佛被某些事情困住,罩住,無法逃離這個金鐘罩。

逃離都沒有了,哪敢說突破,哪敢說人生還有其他的要求。

好多東西早已決定了。約定俗成。你要打破這種東西嗎?幾乎不可能。可以不理會世俗的約定,找個地方窩起來做自己嗎?也不可能。

一日要吃飯,交租,有日常的活要活。

如果還想要一些世俗的滿足,還是跟著世俗的規則去處理。

人人期望可達到,達到了其他人的期望,就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真的喔,那些只是慾望而已。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那些東西呢?我也很懷疑。

可是你沒有那些東西。社會、世人,並不會認同。得不到認同,只能吃屎。


前幾天看了《大象席地而坐》,大家都說很灰暗,很沉鬱。

樓上那幾句話,比之前寫下的影評更能代表觀影後的感受。

以前常常覺得,文字最自由。透過文字,可以獲得自由。

如今寫了十年,發現,寫作的當下是很自由的,只要你不需要利用它去達到甚麼。

可惜現實非如此,我們總是要透過這種東西去體現些甚麼。那就變得不自由了。

好吧,唸了一埋我只是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無法突破目前的困境和沮喪。

到底將來會如何我仍然沒有把握。心裡想著自由,身體仍滿是束縛。

日子好像不痛不癢地過,不過我知道這樣子下去,一樣是快樂不起來的。


快樂到底有甚麼方法?定抑或,適應這個商業社會,剝離了感情,快不快樂都沒有所謂,才是最好?



有時做人也挺矛盾。

說要打破社會框框,快樂的時候,卻與獲得他人的重視和賞識有關。

比如我今天說了一句話,在社交場合大家都笑了。我會覺得高興,符合了大家的口味。

如果我今天整個場合,大家都是嚴肅的,不笑的,我會覺得沮喪。

不開心通常是自己做了些甚麼不見得光的事情。

當然也有被別人惹怒的時候。不過,有時候也是別人拿著一些不知是與否的規矩,來打擾己。

每個人都有一把尺,尺的標碼和度量單位都不同。

拿自己的尺去量度別人,或者拿別人的尺來量度自己。

都是折磨自己的事情。

或者我的不開心源自於喜酄折磨自己。

讓痛苦的感覺每日加深,就能夠多一個藉口離開。


世界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這個我,其實真的沒那麼重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