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有這麼一段。迷路中的愛麗絲問兔子:「出口在哪裡?」兔子反問她:「你要去哪裡?」愛麗絲說:「我不知道。」兔子說:「哪我怎麼告訴你出口在哪
故事版本是大二時某位教授公開演講時告訴我們,後來讀過原著,發現版本有別,可是我覺得教授的版本最深刻,原著的正確版反而不那麼喜歡。因為教授後面接着說:
好多同學因為我演講動聽而選讀歷史系,結果到現在還找不到工作。
我看到現場許多碩班、博班的學長姐暗暗點頭。
問想做甚麼之前,首先要知道社會能讓你做甚麼
這是全世界人類的濫殤。無論是富裕社會,貧窮社會,工業社會、網絡世界,也是同樣的情況。好像農業社會喔,不違農時,老天爺要你種甚麼,你就種甚麼,最擅長種田的是老天爺。
不止一次被問到為甚麼讀文、為甚麼讀歷史、歷史系畢業為甚麼不當老師⋯⋯從香港問到台灣,被問到馬來西亞。每次我笑着掩飾心內的無奈和厭惡,含混過去。
我不會責怪別人質疑或好奇我修學的動機,選擇職業的路向,做人行事的性格作風。畢竟社會普遍認為,讀文科的出路,就是教書。中文老師、歷史老師的薪酬水平和幅度很好,正當職業。跟別人說我在做書、賣書、做編輯,大家會覺得:玩幾年正經找份新工作吧。
畢業後當老師的同學佔了大多數,許多同學進到各行各業中。有些去了台鐵開自強號,有些去唸研究所,有位很牛的學姐架設了《故事》網站,直屬學長當圖書館員,友校同系朋友寫app寫到去矽谷⋯⋯ 大學選科,甚至更早在文理分班時,大人們已經告誡我們,要按照十年、二十年後的社會環境,選擇科系。那年我十五歲,一直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我才十幾歲就要決定一生的走向,選錯科好像人生就此毀掉。
大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因為他們看到終點,看到社會上為每個科系、每個性格、每種職業的職涯發展、最終走向,所以他們才作此勸喻。然而誰人能真正預料到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後的光景?那些督定地告訴你,假如現在不怎樣,將來就會怎樣的人們,是否有預知能力,能準確預測未來?
選擇職涯之前,想想看你想怎樣生活
多年前魔王老闆娘提醒過我,工作次要,最緊要是生活。想像着自己要怎樣的工作之前,認真思考一下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朝九晚五準時收工,過着悠閒舒適的日子?抑或平日全力拼搏,換取長假期悠閒休息。生活圈子是否自己喜歡的,所在的地方是否配合自己生活步調。當時我一心只想着要做書、做出版,編出留芳百世的圖書,沒有認真思考這些事情。結果就出了大意外,錯過一生難求的機會,至今後悔不已。
「想要怎樣生活」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回答。一般人思考的方式,仍然以工作為中軸,其他事情例如友情、親情、旅遊⋯⋯全部圍繞工作安排,也就是說,在工餘時間,才去照料生活。
然而,對家人、親人、休假忽略的職涯生活,很可能會令自己落入意想不到的絕境。《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的朋友,許多是傑出的企業家、生意人,在商業社會佔有一席不可取替的地位。不過多年下來,家庭破裂者有之、身陷囹圄者有之,全因他們過度追求,忽略日常生活。
我們總是有太多藉口和想法,認為美滿的工作職涯和人生應該建基於金錢富足,拼命追求金錢,結果本末倒置。和妻子離異,孩子給別人養,更有甚者在經營遇上困難之際,用不法手段⋯⋯這些都不在人生計劃之內,但真確地發生之後,才不禁讓人反思,怎樣的生活才是我們想要的。為了維持理想生活,我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暫時找不到,何妨從終點開始思考
肥灰經常打電話給我,講退休大計。他期望買一層樓,再買一個工廠單位,前者自住,後者放租。房地產依然是最穩定的資產,他認為只要兩層樓在手,「退休不用發愁」。我一直不懂在我們事業當打的年頭,何必計劃三十年後的未可知的將來。直至讀了《大退場》,才知道假如不及早規劃退場,將帶來多麼可怕的災難。
(伯恩斯)他發現他曾經擁有、但後來失去的東西有四種:他的身分、使命感、成就感,還有他與個別員工及全體員工之間的人際關係:我覺得非常愧疚,現實的挫折感使我開始漫無目的地飄蕩,刻意地維持忙碌,但每個月底回顧時,我都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什麼。我真希望我出焦公司以前先做好規畫,因為我現在回顧那段日子,只記得每天都過得漫無目的,感覺沒完沒了。
《大退場》所載均是企業家因各種原因,不得不出售苦心經營的事業。事業上衝鋒陷陣多年,一旦停下來,無所寄託,一般得花費三至五年時間,心情方可平伏。無法適應退場生活的企業家,甚至有自殺的案例。讀着這些事業成功者的慘痛故事,不由得思考着,假如有一天,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我們要離開職場,那會發生甚麼事?
意外往往來得突然,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是疾病,可能是家庭,可能是行業和社會變遷⋯⋯沒有人知道。《大退場》的作者提醒企業家應無時無刻準備退場,財務上、接班人上、乃至針對接班人,都需要作出準備。它甚至建議企業家,開展事業初期,就應該開始構想退場策略,其中「退場後的生活環境」,佔了很大部份的比例考量。
追求時間的支票,到最後未必會兌現
對終點缺乏想像,災難顯然易見。我們「想遠一點」的方向,通常是為了解決為將來的憂慮。一般人對將來的想像是:假如今天不早點買房、早點進到政府工作,在公司呆十年了,薪水提升到一個地步,便會成為裁員對象。累積的錢不夠,將來的醫療費會成為龐大負擔⋯⋯大部份人都是依着這種所得即見的將來而選擇今天的工作 — — 期望解決將來的擔心和負累。
安穩的工作和不變的專業,經過漫長時間考驗,工薪一族的將來就可獲得保障。然而網絡時代和人類歷史告訴我們,「從一而終」的工作模式,往往只適合於戰爭結束後五十至一百年的相對安穩的社會環境。人們是否能夠循着社會設計的路線,順着線性時間,妥善地走到終點,實際上毫無保障。尚且你確定那是你自己渴求的終點,而不是別人為你設計的墳墓?
愛麗絲問兔子:「出口在哪裡?」她並不是問:「這條路的出口是甚麼地方?」可見她正走在一條也許別人沒走過的路上面,出口的地點、環境、特徵,全憑她自己想像。兔子先生回答不知道,並非戲弄愛麗絲,既然你要走的路,沒有其他人走過,那我怎麼知道你期待的出口的所在地。
不知終點所在,又怎能夠繪畫出路線圖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