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不願做nothing的女人——《打死不離歌星夢》

印度劉華Aamir Khan新片上畫,發行商又極度偷懶地沿用舊片名。可能在發行商眼中香港人就是這麼的低智商,片名不同,我們就不會入場,影響票房。Aamir Khan本人,可不是這麼想,他沒有看輕印度的觀眾,重覆又重覆地使用相同的橋段和戲軌。相反,新片《歌聲夢》,他設計了一個自我求贖的平凡婦女的故事,令覺醒的對象由天才、菁英推至普通人,「你也做得到」的激勵之語呼之欲出。




我不知道為何把我生下來

欣兒一家,重要時刻會穿罩袍。我猜測他們是穆斯林家庭,但說不準,因為大部分時間她們都只是一般印度服裝。

罩袍是穆斯林女性的標準服飾。外國人誤以為罩袍是貶抑女性的服裝,最原初是宗教要求的生活方式,為了保護女性,不會因她們的美色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後來卻被用來合理化遮蓋所有女性的行為 。穆斯林規定男人可娶四個老婆,原意是希望男人照顧因戰爭或各種理由,失去丈夫、親人的弱勢婦女,以及她們的子女。今時今日亦有些伊斯蘭國家,若丈夫對妻子不公平,會被告上法庭。先知穆罕默德也厭惡打女人,只不過當時戰爭狀態,在眾人的反對下他只能表示厭惡,不能禁止。

一切原本立意良善的規矩,經過人們的詮釋,均走了樣。更何況在種姓制度仍存活在人們心裡的印度。

Aamir Khan上一部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透過英雄人物,抬高女性地位。只不過《三父女》明確傳達信息的對白,只有一句,而且是硬塞進去的。《歌聲夢》則跨進一大步,促使弱勢的女性發聲。《歌聲夢》的對白極其深刻,完全是印度女性的心聲。

男尊女卑極度嚴重的印度小鎮,一代又一代的婦女,盲婚啞嫁,作為男人的附屬品,遭暴力對待。電影院裡香港觀眾對欣兒父親的惡行,咬牙切齒。欣兒媽選擇忍讓的態度,勾不起同情心,可憐者必有可恨之處,如果欣兒媽早早反擊,就不至於被虐打。然而,欣兒媽卻和一般印度婦女想法一樣,經濟結構被丈夫綁死,不敢作任何反抗,甚至要求女兒按照父親設計的劇本,延續禍害幾代人的人生軌跡。欣兒的媽媽,姑媽,媽媽的媽媽,姑媽的媽媽,全是這樣過來的,欣兒媽並不認為自己可以擺脫宿命,令欣兒感到沮喪絕望。

只不過,欣兒媽沒有革命意志嗎?不,她有,而且很強烈。一切只欠缺一個契機,一陣東風。


給予女性自信,讓施暴者自食其果


人們的習性都是這樣,看見別人成功,才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突破現狀。欣兒媽目睹女兒,不需依靠父親,也能獨力辦妥登機手續,她內心的革命因子,悄悄復甦。直到父親扔掉結他,那個欣兒在餘下人生裡唯一能陪伴她的希望。欣兒媽終於爆發了。一發不可收拾。

權力掌控者老是以為,他們握緊群眾的經濟來源,生存命脈,勒索群眾情感,他們便不敢反抗。這只是一廂情願的相法。群眾可能一次又一次忍讓高壓的壓迫,威權若是得寸進尺,奪去群眾的希望,就要自食其果。

欣兒敢作敢為的性格,音樂天賦,全部遺存自,那個為誕下女兒,出走十個月;察覺沙塵音樂走樣,不復當年勇的媽媽。《歌聲夢》刻意淡化男性的影響力,他們滑稽,浮誇,當然也溫柔。在解決問題上,男性顯得無力,只能作中間串連。關鍵時刻的決定,仍得靠女性。這亦是歌聲夢在女權爭取更進一步的體現。女性可以離婚,成為專業人士,甚至在最後關頭,捨私利,以大愛放棄獎項,成全他人。

如果電影,影星要肩負起社會責任,Aamir Khan為香港劉華作出了良好的示範。犧牲形象,演活丑角,襯托少女。Zaira Wasim的演技出乎意料之外,《三父女》打戲連場,作為童星,不過不失。《歌聲夢》文戲較多,少女一顰一笑,放空失神,鬱憤無奈,恰到好處地,扣緊觀眾情緒。其他演員中規中矩,不失為一部娛樂性豐富,具教育意義的好電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