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Ben Bradlee獲得大老闆Katharine Graham 批准,出刊「五角大樓文件」報導,得意洋洋地走入老婆工作室。老婆讚賞Katharine Graham勇敢,Ben半開玩笑,半呷醋問,你怎麼不稱讚一下你老公呢?你老公即將由一名地方報紙的總編輯,躍升成全國性大報的總編輯。老婆忽然正容說,那有甚麼呢,當一個女人從小到大不被看好,連自己都看扁自己,認為自己所得的只是僥倖,不勝任自己所在的位置,而冒著巨大風險作此一決定,那才叫勇敢,那才值得讚賞。
美國報業可簡單地分為地方報和全國報兩類︰紐約時報(The New Youk Times)、今日美國(USA Today),屬全國報紙,報社組織龐大,資源多,全國性新聞和國際性新聞也更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Spotlight 的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均是地方報紙。美國人習慣訂閱一份地方報、一份全國報,甚至訂閱第三份周日報。今時今日網絡發達,訂報的習慣可能已經沒有。
作為一份地方報的總編輯,Ben Bradlee 心有不甘,很想超越紐約時報,成為全國大報。地方報紙固然亦能夠做出影響全國,乃至國際新聞報導。可惜資源和人力與全國報紙,尚有一段距離。或許是這個原故,抱有相同信念的 Katharine 決定把公司上巿,籌措資金。
1933年,Katharine 父親 Eugene Isaac Meyer 買下華盛頓郵報,傳位給女婿 Philip L. Graham。始料未及,Philip 自殺身亡,Katharine 代父、代夫上陣,扛下了出版人的職位,即公司大老闆。電影字幕把 Publisher 一詞譯作督印人,華語地區一般稱出版人、發行人,Katharine的角色等於肥佬黎。Katharine 管理的集團,除報紙以外,還有其他如電視新聞等機構。因此,報導五角大樓文件,Katharine 押上全副家業,豪賭一鋪,賭輸了不單止郵報倒閉,整個集團的員工都會全軍覆沒。
與同類電影比較,The Post 比較全面地展現報社運作。核心成員如決策者、總編輯,到中層人員,底層前線記者、實習生、印務員,周邊的律師、銀行家、官員名流,面面俱到。「Post」 一詞多義,既指「報導」,亦能指「崗位」。電影裡各人堅守自己的崗位,維持專業。就拿公司律師來說吧,他鍥而不捨地追問 Ben Bagdikian 文件來源是否和紐約時報的來源是同一人。Ben Bagdikian 堅持保密,律師接連換了幾個問法,拷問出重要線索。當律師知悉線人與紐約時報為同一人,他質問總編輯,你問過線人背景嗎?總編輯Ben Bradlee 表示不過問線人資料是記者的常識。卻因為這樣微小的專業常職差異,導致報社陷入龐大法律和財務危機。
此外,性別議題也擦邊球般擦過。其中一個有趣的分支,是男女對待新聞的態度。一幕Graham家的家庭式聚會,飯後,男女自動自覺地,分別於正廳和偏廳繼續討論。男性談國家大事,女性談時尚流行。這裡談不上性別定型,純粹表達喜好不一。銀行家們固然表達對女性的貶視,多半只針對Katharine個人。導演更安排法院公聽會結束後,紐約時報的出版人在男性主導的傳媒大軍面前公開演說,Katharine則默默地從側邊,被一群女性充滿敬意的眼神,目送離開。
電影傳遞的資訊量相當龐大,新聞自由、記者職責、政商關係……每一個議題都值得大書特書,而導演能夠把它們融為一體,不顯突兀,劇情流暢,功力深厚。美中不足之處,可能是劇本太工整,缺少驚喜。編輯室接到法院電話,公佈審決結果,導演先讓觀眾聚焦在接電話的女編輯,結果讓一個無名氏公告,撕破觀眾「期待」。類似的安排,今時今日已經是「古典」手法了。
延伸資訊︰
對美國報業有興趣,推薦以下圖書︰
影評︰
歡迎閱讀Medium會員限定文章──新聞人的榮耀時刻
七十年代的美國政客
The post (港譯名太核突,本文使用英文名)時代背景未必為香港觀眾熟悉,姑且簡單地敘述1970年代美國的那些事情。
電影中,前國防部長 Robert McNamara警告 Katharine Graham,尼克遜身邊有些十分壞的人,他們會置郵報於死地。戲裡提及的政府要員不多,基辛格和胡佛曾經多次出現。基辛格為前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左右越戰政策,與中國建交,後來因為「越戰功勞」獲諾貝爾和平奬;這個奬的由來是,打與不打,都由他說了算。胡佛是FBI局長,搜捕在逃的洩密者;他建立起一個恐佈的團隊維護國家安全,據說他派員長時間跟蹤海明威,加劇了海明威的病情,偷錄馬丁.路德金艷遇證據恫嚇着要他們自殺。
透過兩位戲外的歷史人物,以及多次播出的尼克遜電話錄音,我們能建構出這樣的一個局面。號稱盛世的美國內部,出現尖銳矛盾,政府為掩飾越戰失利,欺瞞公眾。這個政府裡面能人極多,同時他們壞到骨子裡,不惜以法律行徑控告傳媒,禁制對政府不利的訊息散佈。戲中掩飾真相至為賣力的前國防部長Robert McNamara,說到好像與他無關一樣,他並非壞人,為後世留下研究材料的立心,是正面的。
Katharine 說,可是你明知失利,仍把我的兒子送往戰場。
越戰從1955年開始,到1975年宣告結束,歷任總統四人,政界之流,與主角Katharine 和 Ben關係密切。Katharine 和 Ben出入白宮多年,家中派對聚會,雲集美國政要名流,然而多年來,他們對越戰真相一無所知。直到文件洩露,兩人始醒覺這個國家的領導層,隱瞞着「朋友」暗地裡做了這麼多惡行。總編輯 Ben Bradlee 說,結束這份友誼的時候到了。仿佛暗示,報人一生的社交和人脈經營,為的就是這個時刻。
地方報和全國報
美國報業可簡單地分為地方報和全國報兩類︰紐約時報(The New Youk Times)、今日美國(USA Today),屬全國報紙,報社組織龐大,資源多,全國性新聞和國際性新聞也更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Spotlight 的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均是地方報紙。美國人習慣訂閱一份地方報、一份全國報,甚至訂閱第三份周日報。今時今日網絡發達,訂報的習慣可能已經沒有。
作為一份地方報的總編輯,Ben Bradlee 心有不甘,很想超越紐約時報,成為全國大報。地方報紙固然亦能夠做出影響全國,乃至國際新聞報導。可惜資源和人力與全國報紙,尚有一段距離。或許是這個原故,抱有相同信念的 Katharine 決定把公司上巿,籌措資金。
1933年,Katharine 父親 Eugene Isaac Meyer 買下華盛頓郵報,傳位給女婿 Philip L. Graham。始料未及,Philip 自殺身亡,Katharine 代父、代夫上陣,扛下了出版人的職位,即公司大老闆。電影字幕把 Publisher 一詞譯作督印人,華語地區一般稱出版人、發行人,Katharine的角色等於肥佬黎。Katharine 管理的集團,除報紙以外,還有其他如電視新聞等機構。因此,報導五角大樓文件,Katharine 押上全副家業,豪賭一鋪,賭輸了不單止郵報倒閉,整個集團的員工都會全軍覆沒。
崗位與職責
與同類電影比較,The Post 比較全面地展現報社運作。核心成員如決策者、總編輯,到中層人員,底層前線記者、實習生、印務員,周邊的律師、銀行家、官員名流,面面俱到。「Post」 一詞多義,既指「報導」,亦能指「崗位」。電影裡各人堅守自己的崗位,維持專業。就拿公司律師來說吧,他鍥而不捨地追問 Ben Bagdikian 文件來源是否和紐約時報的來源是同一人。Ben Bagdikian 堅持保密,律師接連換了幾個問法,拷問出重要線索。當律師知悉線人與紐約時報為同一人,他質問總編輯,你問過線人背景嗎?總編輯Ben Bradlee 表示不過問線人資料是記者的常識。卻因為這樣微小的專業常職差異,導致報社陷入龐大法律和財務危機。
此外,性別議題也擦邊球般擦過。其中一個有趣的分支,是男女對待新聞的態度。一幕Graham家的家庭式聚會,飯後,男女自動自覺地,分別於正廳和偏廳繼續討論。男性談國家大事,女性談時尚流行。這裡談不上性別定型,純粹表達喜好不一。銀行家們固然表達對女性的貶視,多半只針對Katharine個人。導演更安排法院公聽會結束後,紐約時報的出版人在男性主導的傳媒大軍面前公開演說,Katharine則默默地從側邊,被一群女性充滿敬意的眼神,目送離開。
電影傳遞的資訊量相當龐大,新聞自由、記者職責、政商關係……每一個議題都值得大書特書,而導演能夠把它們融為一體,不顯突兀,劇情流暢,功力深厚。美中不足之處,可能是劇本太工整,缺少驚喜。編輯室接到法院電話,公佈審決結果,導演先讓觀眾聚焦在接電話的女編輯,結果讓一個無名氏公告,撕破觀眾「期待」。類似的安排,今時今日已經是「古典」手法了。
延伸資訊︰
對美國報業有興趣,推薦以下圖書︰
- 《走進美國大報:探索媒體競爭力的第一現場報導》,辜曉進,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
- Personal History, Katharine Graham, Vintage, 1998.
- 《個人歷史︰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女報人葛蘭姆》,凱瑟琳葛蘭姆,台北︰天下文化,1998年。
- A Good Life: Newspapering and Other Adventures, Ben Bradlee, Simon & Schuster,1996.
影評︰
- 香港01︰李立峯︰【戰雲密報】除男女主角外,電影另一角色更叫我感興趣
歡迎閱讀Medium會員限定文章──新聞人的榮耀時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