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訪問黃威融的記者有一個共同經驗,採訪前的功課,除了基本人物資料、主題議題以外,還需要準備六張CD︰「由於推薦專輯完全透露出個人喜好,若有太不知長進、墨守成規的選擇,會被威融拒絕同車」──想爭取到採訪機會,首先通過黃威融的品味審查。
黃威融何許人也?按照他個人簡介︰「三十歲之前就是個文青,進入後青春期之後改變並不多,如今四十好幾,確認大叔無誤。」完全屬於那種喝醉酒在街上蹓躂看妹的「中坑」,然而細心留意昔日的他,自定義是個文青,推算起來,他的文青時代大約在二千年前後。
二十年前的文青嗎?在那個文青硬件,諸如數位相機、iMac、風格筆記本尚未普及的年代,這位大叔勉強說自己是文青,恐怕資格不足吧。嗯,確實資格不足,因為在大叔的青春期時代,還沒有文青這個族群分類,文青是這位大叔結束後青春期,其他人才膽敢自號文青。亦即,黃威融是那個定義了「文青」的人。
最初期的文青是一群過著台式嬉皮生活的文化青年。學校生涯結束後,他們多數投身藝術和創作,並以文藝風格的目光,重新詮釋日常生活微不足道的細節。20年前,黃威融與夥伴們出版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這本怪書的作者,除了他,還有︰
五位作者今時今日的履歷,有光鮮的,有平凡的,黃威融本人甚至是有業無職。拿香港的標準來說,就是一群既無恆產,亦不中產的廢中,二十年前,就是廢青。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內容的確挺廢的。講湮沒的地下咖啡店,食物品質一般但音樂一流;講隱秘的模型店,蒐集得來的絕版模型;講燒餅油條,牛肉麵清粥小菜;也講KTV、PUB,落淚的ESPRESSO和BLUE NOTE。也就是把學校老師會刷下來、傳統媒體必定退稿的文章,把毫無意義的瑣事集結成一本流水帳似的文集。
不談大意義,只說小日子。從此文青生活有了標準,「原來走進咖啡店,放一本書在桌上」、「原來聽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搖滾樂」、「原來語焉不詳地嗯嗯啊啊」,就等於是文青,等於自己的格調、品味與眾不同。
二○一二年《小日子》創刊,台灣輿論批評,這種「小情小愛小清新小格局的生活情調」,會使台灣人覺得台灣很好呀,小確幸很好呀,不必面對世界紛擾、不必出國留學、不必奮發向上,過好我們的《小日子》就夠了。這樣的雜誌,消磨年青人鬥志、損害年青人國際觀,破壞城巿經濟生產、讓大家躲到鄉下吃路邊攤……
創刊總編輯黃威融回應,請擔心的人們去聽五月天〈最重要的小事〉。
《小日子》是黃威融第二本擔任創刊主編的雜誌,上一本《Shopping Design》於二○○六年創刊,創刊成員包括攝影師陳敏佳、美術總監黃昭文。這三角組合,除了工作上的夥伴,更是黃總編步入中年後,酒友會的要員。此前,三人均在詹偉雄任總編的《數位時代》打工,他們戲稱「詹偉雄編輯學校」。
由科技財經雜誌,轉營到設計銷費雜誌,根據後來者分析,《Shopping Design》切合台灣二千年前後,重視設計生活、重視美感美學的社會風氣轉變。那十年,台灣培養出大量設計人才,鳳梨酥的包裝變得不一樣了,電視廣告變得不一樣了,立法院、地方選舉的候選人的口號也開始不一樣了。
二○○六年,網絡對紙媒的影響經已逐漸浮現,臉書上線,人們的社交生活、信息傳播,迅速轉至網絡。身為雜誌總編的詹偉雄,非但沒有趁最後機會,賣掉手頭上的資產,金蟬脫殼。他仍然繼續在崗位上工作,幫自己優秀的夥伴們找後路。未必是光明的後路,但能夠發揮他們所長,編一本他們熱愛的雜誌。
直至一二年《小日子》創刊,環境更加惡劣,台灣雜誌面對廣告下滑、零售下滑、廣告主愈來愈嚴厲、讀者容易被數位工具分心。聽說當年投資者,並不看好《小日子》這類言不及義的小眾刊物,要求它三期之內,賺回本金,不然直接停刊。類似的傳言幾乎每件事物創辦時,都會傳出,仿佛投資者均是唯利是圖的蠢蛋,那些追逐夢想的創辦者們無一例外地獲勝。
在傳統「衝出去」的主流意識形態,認為國際視野、國際化、最大化,才是人生該追求的目標。像《小日子》這本鼓吹大家活出自己生活舒適圈,只會培養出一群沒有志氣,過著酒後飯、飯前酒,生活糜爛的小確幸世代。按照台灣老一輩的思維方式,沒出息的年輕人終究會被中國大陸吞噬,導彈打過來的時候舉手投降。
經過幾年,老一輩讚賞的嚴肅媒體,紛紛倒戈,或面臨崩潰。它們的地位被「小日子」取代了。台灣的國際化,也從科技代工,轉移到麵包、咖啡、文創產品(詳見張鐵志《燃燒的年代》,〈小確幸的時代意義〉)。《小日子》再一次證明黃威融作為一名優秀編輯,對時代和社會的敏感度,牢牢地抓住時代人的需求,製作出切合他們生活需要的雜誌。
《小日子》創刊後一年,黃威融辭去雜誌職務,回到江湖,繼續吃喝玩樂的人生。
《小日子》給予讀者「你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的想像空間。香港人近年去台灣,尋找的無非就是《小日子》的生活漠式。街邊許多特色小店,生活成本很低,各人在做著自己熱愛的小事情。
儘管讀者有追求小確幸的傾向,香港雜誌和媒體本身,卻沒有迎合這種風潮和生活態度。過去十年間社會變化劇烈,香港興起的新媒體,卻是舊內容的變種。詼諧幽默的、無厘頭的誇誕手法,包裝政治事件;業餘配音和緩慢鏡頭,煽情報導人間悲劇;粗淺數據轉化為統計圖像,缺乏文字深度分析……廣告收益下跌影響銷量,索性派發免費報紙,免費「送」廣告給讀者。
黃威融曾說,新時代的讀者早就變得比編輯聰明厲害有見識。從這一點推論,香港的讀者麻木地「接受」舊酒新瓶,是否變得比從前聰明了?難道兩種形式是香港人喜歡的類型?渴望的類型?香港人需要些甚麼資訊?我沒有答案,希望有耐性讀文章到這裡的各位,幫忙思考一下。
只不過「讀者比編輯聰明」的說法,翻開《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再回望自己營營役役的生活方式,你一定會覺得這句話不對。人家台灣大叔喝酒、嗑屁、看日劇、聽音樂、開長途車……好像都沒有認真工作。一般人正經歷的中年大叔生活,可能是這樣︰
黃威融作為一名大叔,他又同時敏感地察覺到,過去台灣幾十年描繪的美好中年生活,經已不可見︰「最讓人悲傷的,是我看到許多按照社會期待執行任務的朋友們,在婚姻中受苦、在公司被折磨、看不到未來。」不知是否這樣的覺察,促使他離開職場,又或者,不工作,享受生活,才是文青大叔理想的生活形態。
邁入中年的大叔老黃的小確幸生活模式,分明是文青老黃生活的加強進化版。廿年前流連台北咖啡店聽音樂,廿後往日本「腹肌音樂祭」泡腳喝酒;廿年前「幹譙」威權建築,廿年後參加建築團看日本建築;廿年前深夜灌酒趕稿,廿年後養生之故,清晨趕稿,中午品酒……心理生理的變化,令到大叔的文青生活層次提升了一整個層級,羨慕指數也提升了不止一整個級別。其他人到了中年,顧慮較年輕時繁瑣,過多責任,太少自在。而大叔老黃,居然把他的文青的逍遙生活升級了。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的文字,完全是那種躺在草地上,喝著啤酒,談話不著邊際,興味盎然。我們不會從小確幸的日子裡,領悟到人生大義,忽然間立志變成偉大、做人事、當大俠。人們會更關注腳下土地的變化,深挖身邊人不同的特性和情感,珍惜這份渺小而悠閒的時光。這份微光的日常,才是人生歷練的具體實力展現吧。
黃威融何許人也?按照他個人簡介︰「三十歲之前就是個文青,進入後青春期之後改變並不多,如今四十好幾,確認大叔無誤。」完全屬於那種喝醉酒在街上蹓躂看妹的「中坑」,然而細心留意昔日的他,自定義是個文青,推算起來,他的文青時代大約在二千年前後。
二十年前的文青嗎?在那個文青硬件,諸如數位相機、iMac、風格筆記本尚未普及的年代,這位大叔勉強說自己是文青,恐怕資格不足吧。嗯,確實資格不足,因為在大叔的青春期時代,還沒有文青這個族群分類,文青是這位大叔結束後青春期,其他人才膽敢自號文青。亦即,黃威融是那個定義了「文青」的人。
定義文青的人──《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20周年版)》,大塊文化,台灣︰2016。 |
最初期的文青是一群過著台式嬉皮生活的文化青年。學校生涯結束後,他們多數投身藝術和創作,並以文藝風格的目光,重新詮釋日常生活微不足道的細節。20年前,黃威融與夥伴們出版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這本怪書的作者,除了他,還有︰
- 馬世芳︰廣播人,音樂評論家,金鐘奬得主。
- 許允斌︰不當文青,長居上海。
- 姚瑞中︰專業藝術家,代表作品《反攻大陸行動》系列。
- 陳光達︰出版社編輯,瑜伽導師。
五位作者今時今日的履歷,有光鮮的,有平凡的,黃威融本人甚至是有業無職。拿香港的標準來說,就是一群既無恆產,亦不中產的廢中,二十年前,就是廢青。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內容的確挺廢的。講湮沒的地下咖啡店,食物品質一般但音樂一流;講隱秘的模型店,蒐集得來的絕版模型;講燒餅油條,牛肉麵清粥小菜;也講KTV、PUB,落淚的ESPRESSO和BLUE NOTE。也就是把學校老師會刷下來、傳統媒體必定退稿的文章,把毫無意義的瑣事集結成一本流水帳似的文集。
不談大意義,只說小日子。從此文青生活有了標準,「原來走進咖啡店,放一本書在桌上」、「原來聽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搖滾樂」、「原來語焉不詳地嗯嗯啊啊」,就等於是文青,等於自己的格調、品味與眾不同。
搞垮台灣的雜誌──《Shopping Design》//《小日子》
二○一二年《小日子》創刊,台灣輿論批評,這種「小情小愛小清新小格局的生活情調」,會使台灣人覺得台灣很好呀,小確幸很好呀,不必面對世界紛擾、不必出國留學、不必奮發向上,過好我們的《小日子》就夠了。這樣的雜誌,消磨年青人鬥志、損害年青人國際觀,破壞城巿經濟生產、讓大家躲到鄉下吃路邊攤……
創刊總編輯黃威融回應,請擔心的人們去聽五月天〈最重要的小事〉。
《小日子》是黃威融第二本擔任創刊主編的雜誌,上一本《Shopping Design》於二○○六年創刊,創刊成員包括攝影師陳敏佳、美術總監黃昭文。這三角組合,除了工作上的夥伴,更是黃總編步入中年後,酒友會的要員。此前,三人均在詹偉雄任總編的《數位時代》打工,他們戲稱「詹偉雄編輯學校」。
由科技財經雜誌,轉營到設計銷費雜誌,根據後來者分析,《Shopping Design》切合台灣二千年前後,重視設計生活、重視美感美學的社會風氣轉變。那十年,台灣培養出大量設計人才,鳳梨酥的包裝變得不一樣了,電視廣告變得不一樣了,立法院、地方選舉的候選人的口號也開始不一樣了。
二○○六年,網絡對紙媒的影響經已逐漸浮現,臉書上線,人們的社交生活、信息傳播,迅速轉至網絡。身為雜誌總編的詹偉雄,非但沒有趁最後機會,賣掉手頭上的資產,金蟬脫殼。他仍然繼續在崗位上工作,幫自己優秀的夥伴們找後路。未必是光明的後路,但能夠發揮他們所長,編一本他們熱愛的雜誌。
直至一二年《小日子》創刊,環境更加惡劣,台灣雜誌面對廣告下滑、零售下滑、廣告主愈來愈嚴厲、讀者容易被數位工具分心。聽說當年投資者,並不看好《小日子》這類言不及義的小眾刊物,要求它三期之內,賺回本金,不然直接停刊。類似的傳言幾乎每件事物創辦時,都會傳出,仿佛投資者均是唯利是圖的蠢蛋,那些追逐夢想的創辦者們無一例外地獲勝。
在傳統「衝出去」的主流意識形態,認為國際視野、國際化、最大化,才是人生該追求的目標。像《小日子》這本鼓吹大家活出自己生活舒適圈,只會培養出一群沒有志氣,過著酒後飯、飯前酒,生活糜爛的小確幸世代。按照台灣老一輩的思維方式,沒出息的年輕人終究會被中國大陸吞噬,導彈打過來的時候舉手投降。
經過幾年,老一輩讚賞的嚴肅媒體,紛紛倒戈,或面臨崩潰。它們的地位被「小日子」取代了。台灣的國際化,也從科技代工,轉移到麵包、咖啡、文創產品(詳見張鐵志《燃燒的年代》,〈小確幸的時代意義〉)。《小日子》再一次證明黃威融作為一名優秀編輯,對時代和社會的敏感度,牢牢地抓住時代人的需求,製作出切合他們生活需要的雜誌。
《小日子》創刊後一年,黃威融辭去雜誌職務,回到江湖,繼續吃喝玩樂的人生。
偏見的結集──《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
《小日子》給予讀者「你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的想像空間。香港人近年去台灣,尋找的無非就是《小日子》的生活漠式。街邊許多特色小店,生活成本很低,各人在做著自己熱愛的小事情。
儘管讀者有追求小確幸的傾向,香港雜誌和媒體本身,卻沒有迎合這種風潮和生活態度。過去十年間社會變化劇烈,香港興起的新媒體,卻是舊內容的變種。詼諧幽默的、無厘頭的誇誕手法,包裝政治事件;業餘配音和緩慢鏡頭,煽情報導人間悲劇;粗淺數據轉化為統計圖像,缺乏文字深度分析……廣告收益下跌影響銷量,索性派發免費報紙,免費「送」廣告給讀者。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大塊文化,台灣︰2016年 |
黃威融曾說,新時代的讀者早就變得比編輯聰明厲害有見識。從這一點推論,香港的讀者麻木地「接受」舊酒新瓶,是否變得比從前聰明了?難道兩種形式是香港人喜歡的類型?渴望的類型?香港人需要些甚麼資訊?我沒有答案,希望有耐性讀文章到這裡的各位,幫忙思考一下。
只不過「讀者比編輯聰明」的說法,翻開《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再回望自己營營役役的生活方式,你一定會覺得這句話不對。人家台灣大叔喝酒、嗑屁、看日劇、聽音樂、開長途車……好像都沒有認真工作。一般人正經歷的中年大叔生活,可能是這樣︰
家中兒女學習、課外活動,要錢;老父老母年老護理,要錢;房貸車貸,要錢;自己身體健康,要顧;離了婚的前妻,每月跟你要錢。有一份薪資尚算不錯,在公司的管理階層。工作壓力大,極之乏味,無法辭職。明明前半生按著別人設定的公式,平順地混下來,卻在中年之際,感覺到這樣子的人生了無生趣……
黃威融作為一名大叔,他又同時敏感地察覺到,過去台灣幾十年描繪的美好中年生活,經已不可見︰「最讓人悲傷的,是我看到許多按照社會期待執行任務的朋友們,在婚姻中受苦、在公司被折磨、看不到未來。」不知是否這樣的覺察,促使他離開職場,又或者,不工作,享受生活,才是文青大叔理想的生活形態。
邁入中年的大叔老黃的小確幸生活模式,分明是文青老黃生活的加強進化版。廿年前流連台北咖啡店聽音樂,廿後往日本「腹肌音樂祭」泡腳喝酒;廿年前「幹譙」威權建築,廿年後參加建築團看日本建築;廿年前深夜灌酒趕稿,廿年後養生之故,清晨趕稿,中午品酒……心理生理的變化,令到大叔的文青生活層次提升了一整個層級,羨慕指數也提升了不止一整個級別。其他人到了中年,顧慮較年輕時繁瑣,過多責任,太少自在。而大叔老黃,居然把他的文青的逍遙生活升級了。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的文字,完全是那種躺在草地上,喝著啤酒,談話不著邊際,興味盎然。我們不會從小確幸的日子裡,領悟到人生大義,忽然間立志變成偉大、做人事、當大俠。人們會更關注腳下土地的變化,深挖身邊人不同的特性和情感,珍惜這份渺小而悠閒的時光。這份微光的日常,才是人生歷練的具體實力展現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