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傑青的人生

出爐傑青一段「兩年極速供斷樓方程式」和「一切向錢看論」,引爆網友情緒,抨擊傑青價值觀,甚至質疑十大傑青奬項的評審標準。不過,認真,問心,當我們拿「窮得只剩下錢」批評對手之時,大家心裡是否羨慕黃仰芳五年時間達到其他人追求四十年的目標?反彈聲音又是否代表,港人最終最大的價值,如今得到證實,既興奮又沮喪的心情?

成功沒甚麼秘密

「如果可以熄機令到TVB只有兩、三點(收視),我就跪下來,一路由將軍澳(錄影廠)跪回家!」荷蘭叻2013年的「挑機言論」言猶在耳,如此反智和違背大眾期望言論,居然沒有令他倒枱,三年他成為奧運火炬手,你們即管說我卑鄙但我依然上位。

  1. 《30歲前一定要懂的85個超強人脈術》, 李巍 (著)/賴鼎偉(繪),新文創文化,2014年︰臺灣。
  2. 《30歲前一定要懂的95個職場識人術》, 孫啟台(著)/李孟潔(繪),新文創文化,2014年︰臺灣。
  3. 《30歲前一定要懂的84個做人攻心術》, 林琇琬(著)/賴鼎偉(繪),新文創文化,2014年︰臺灣。
  4. 《上位》,曾錦強,天窗出版︰2015年︰香港。

坊間有一類數量龐大的圖書稱為「成功法」或「成功學」,內容主要教讀者如何「成為職場贏家」。方法大約如上面列舉的書名,不詳述了。至於是否成功?筆者保證,只要依足書中所講的方法去做,一定會成功。無他,因為你的上司,你上司的上司,都是按照書中方法成功上位,再寫一堆書出來,教人上位。

大部份成功法圖書可改稱「職場生態學」、「公司社會學」,針對公司架構和機場現況,發展一套任何人都適用的上位術。作者專門觀察職場和公司生態,甚麼類型的上司同事,該用甚麼類型的攻略方式。結交A類的人有甚麼投資報酬,B類人又能獲得甚麼情報提供。亦帶有巿場學色彩,鎖定討好目標,投其所好。「刷鞋」是落伍的講法,現代定義是「搞好上司下屬關係」,順應「巿場和受眾需要」。

實際應用成功法,你會發現原來成功很簡單,這些方法就如同考試技巧一樣,只要當作達到目標的手段,則無是非對錯之分。讀多了也會發覺,這類圖書和食譜相差不遠,同樣一道菜式,換張圖片、文字簡述,隔個半年,又可以出一本,長賣長有,比食譜更好賣。因為沒有人不想成功,沒有人會討厭成功。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然而,人們何故熱愛成功?渴望成功?追求成功的背後,大多數人都有另一項更重要的追求。

(史蒂夫)多年前就告訴我,他這輩子最想做的事就是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但在家庭投資太少,最後還是得付出代價。就在公司好不容易做得有聲有色時,他的婚姻已經破裂,身陷離婚的痛苦⋯⋯史蒂夫回想過去的一切,不禁感嘆:如果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做了不同的選擇,在家庭生活投資多一點,也許現在老婆、孩子還在他身邊。

香港人一貫的思想,買樓置業,分租投資,只要達成以上目標,人生便安穩美滿。坦言,沒有人知道這個假設,是不是真的。或許是另一個假設──買不起樓是失敗者,買不起樓不能成家立室──被驗證成為真,我們便一窩蜂跑去買樓。傑青也用這項標準來衡量自己成功,哪管伴隨是與同事社交停滯,與朋友關係淡薄,只要達到金錢的唯一目標,她的人生便圓滿。

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作為企業管理系教授,反而認為家庭和朋友才是快樂來源,人生應該追求的目標。普遍人追求的事業成就、金錢利益,都是立即可見的成就,長遠而言反而是人生不快樂的源頭。他指出一般人均如史蒂夫,年青時熱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五年後在公司擔任要職,個個意氣風發。可是,十年、十五年,廿五年後,當中許多人,已經離了婚,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撫養,這些都不在最初的計劃之中。

《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

我本着對時代環境和對自己愛好的了解,找到合適的位置和靈魂,這才是我皂社會責任……盡可能做你做得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這才是你做「社會人」的基本態度,否則你沒有資格在這個社會上混。

我們、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社會喜歡單一價值觀的人,喜歡拿單一的標準衡量不同個體的人生成就。更可怕在於,身為獨立個體的我們,樂於遵從這單一的價值默默奮鬥,忽略有人贏就必定有人輸,否定「天生我才必有用」。

加藤嘉一年輕時選擇到北京留學,發現日本和中國青年,單就結婚標準,差異已經很大。日本青年一般工作十年後,才考慮買房,當中許多人工作五、六年,已經結了婚。加藤認為有車有房的結婚標準,充滿中國特色。如此中國特色的背後關乎人的安全感,房價只漲不跌,薪金只跌不漲,生存空間縮窄……認真檢驗書中描述的年青人狀況,還真與香港人相似,再進一步反思,無他,目前中國大城巿發展模式,就是複製香港金融奇蹟的成果。

整個大環境拿着同一把尺來量度人們,加以分類評級,居住中國的加藤嘉一也無可避免遭到量度,被冠上「半個中國人」的帽子。他明確地回應︰「我徹底反對『半個中國人』的說法,我是合格的日本公民,純粹的日本人,沒有一點中國血統,我沒有做對不起祖國的事情,相信祖國也不會拋棄我。」

◎搵到錢就叻仔

大眾看到傑青facebook多半與「成功人士」自拍,社交中斷,關係先行。網民牙癢癢看着傑青成為傑青,新聞統籌專員糾正港幣與英磅之差異,漫罵聲討的同時,大概心裡面曾經計較,「我們如何成為他們」。薯片叔叔 always agree with his boss ,大眾同情他的委屈,過後講一句「食死貓你份糧包埋」。

面對這種社會環境,你願意相信,放棄金錢、權力、地位,你的「祖國」不會拋棄你?努力維繫家人、同事和朋友的長遠關係,二十年後會否為他們的成長高興?或者急功近利,不斷追求利益,以至不惜出賣自我(或根本沒有個性)。傑青人生揭示的真相,背後包含的到底是按此標準「人人都可做傑青」的勵志,抑或單一價值下,「不上車成廢人」的無盡沮喪?



延伸資訊︰
  1.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天下文化,2013年。
  2. 《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加藤嘉一,鳳凰出版社,2012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