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話可說談日本.知日/秋刀魚/男子休日

「我係機場啊,做乜?改緊簿囉。去邊?日本啊。妻籠宿,日本神秘的小山城。旅遊書介紹過的。」
脇本陣奥谷--取自妻籠宿官方網頁

趁着七一長假,打電話約舊同事飲茶,沒料到他已搭上飛往日本的飛機。

作為一個窮編輯,不由得感嘆︰「你放假去日本,我放假就去日本城。」

香港人很奇怪,對自身居住的地方不聞不問,不知道屋邨後山的風光,不知道自家門前的夏花已開。卻對日本的一切了如指掌,櫻花盛開的時份、地下街最好吃的炸雞、曲山幽林秘湯……何故我們對日本這麼痴迷,痴迷到只要找不到題材,就去談日本。痴迷到,一本雜誌叫《Hong Kong Walker》,內容全部報導日本,與香港無關。



反日、哈日,不如《知日》


全世界最大的反日基地,出版的一系列日本雜誌,以「國內唯一專門關注日本的媒體品牌」自居。《知日》以mook的形式出版,mook者,book和magazine 的混合物,開本、設計和組稿,採取雜誌形式,多位作者、攝影師和設計師,共同參與文字創作。Mook通常以「專輯」、「特刊」形式組稿,每期只做一個主題,全書只談一個議題,圍繞這個議題作出專書、研究討叢般深入的特刊。

全世界最大的反日基地,出版的一系列日本雜誌,以「國內唯一專門關注日本的媒體品牌」自居。《知日》以mook的形式出版,mook者,book和magazine 的混合物,開本、設計和組稿,採取雜誌形式,多位作者、攝影師和設計師,共同參與文字創作。Mook通常以「專輯」、「特刊」形式組稿,每期只做一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製作出專書般刊物。

《知日》強大的影響力即在於此,以接近月刊的頻率出版,深入報導日本。富士山,一期;太宰治,一期;日語漢字,一期。選題不走嚴肅學術路線,傾向普及知識,有如紀錄片的節奏,易讀又有趣味。

不過整個系列做了三十幾本,難免令人覺得千篇一律。開始先找幾位名家,評論主題。以《知日.太宰治》為例,先找廖偉棠等名家,短評太宰治。接着長篇幅的太宰治生平簡介,雜誌專題一樣的深度,敘述太宰治出生成長,作品成書時期,巧妙地避開了嚴謹文本研究、學術評論,中間穿插大量圖片和軼文趣事。後半部是太宰治愛好者專訪,居然有人熱愛太宰治,到要棄掉工作,開設專屬太宰治的書店……
雜誌在大陸地區推出之後,造成強大的品牌效應。由《知日》到《知日store》再到《日和手帖》,它代表着「日本」在大陸地區擁有龐大的讀者群和巿場。

知日store︰https://zhijapan.world.taobao.com/


連日本人都好奇的雜誌──秋刀魚


相較於《知日》,《秋刀魚》更接近雜誌。選題至目前為止,《秋刀魚》更為精緻、版面設計接近日本風格,甚至可以直譯成日文,在日本當地出售。

這一點當然要歸功於台灣的編輯團隊,他們2014年在flyingv集資網站上的宣傳語,正正是「跨越國際距離,打造臺灣第一本由淺入深的日本文化生活風格雙月刊」。是的,《秋刀魚》並不是大型雜誌社新發行的產品線,它是由創辦人許哲寧一手一腳,透過集資網站籌得的款項創辦。此前,許哲寧是《小日子》的行政助理,擔任過編務工作。

辦雜誌是許哲寧大學時代的理想,他敏感地發現曾被殖民的台灣文化,很大一部份仍與日本緊密地連結着。他想,假若要創辦一本能養活自己的雜誌,日本確是個好題材。事實證明許哲寧眼光準確,《秋刀魚》未出版已獲巿場支持,成功集資。

《秋刀魚》的定位接近文化生活誌,而不是旅遊雜誌。編輯團隊發掘題材的能力更勝《知日》,《知日》仿佛就着已有的題材進行策劃。《秋刀魚》卻似探進日本街巷,選題精細而不那麼讓人驚艷。對讀者的要求自然就更高,資訊、文字需要閱讀消化,不可直接複製,加進旅遊列表,留待空閒時走馬看花,到此一遊。



男子休日委員會

他們三個真正走進了日本的街巷,旅居在日本。

很難想像一開始是隨心隨意的旅行。dato、奕凱和Azona三人,先後在左京都、北海道央旅居。他們鑽進住宅區,訪談匠人的獨立小店、偕日本人逛居酒屋、午後街道和小孩子拍照、深入農莊體驗農耕生活……還遭到警察調查。在facebook,能讀到箋語般的圖文;在書裡,能看見他們吃早餐和跑步的節奏。

他們的企劃是網媒走到紙媒的標準示範。題材也是日本。

男子休日視覺下的日本,帶着台灣的婉約和溫情,感覺就如日本版的《小日子》。既訪錄日本人的小確幸,同時訴說一種旅居生活的閒適態度。實在令人羨慕──因為一般人,上班族做不到。

讀者憧憬着男子休日的生活模式,明明在工作,明明是取材,明明是廣告文案加盧廣仲風格圖文版,卻仍然抵擋不住魅力。因為日本,因為悠閒的生活模式在日本這塊土地實現,大大加分了。



我們都討厭自己生活的地方,無法擺脫日常重複勞動的折磨。嚮往日本獨特文化的滋養,透過別人的敘述,生起一種「我也好想過這種生活」的外求的動力,用以持續地繼續營營役役下去。聚會之時,陷入無話可說的苦惱,便開口講講日本的新鮮見聞。去不了日本,也可以讀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