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脫殖時代的香港和英殖時代的香港有甚麼分別。我自己感受最深的,無非是過去標示「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場所,現今成了「窮人與狗不得進入」。噢不,更正,是「窮人和窮人的狗不得進入」,富人的狗可以。
「好漂亮啊,Mr Cheung,這裡是甚麼地方?」Lai母問。
「後面是監獄?前面是警察局。」
「監獄即是甚麼?」
「Prison。Prison啦。」Lai說。看見我驚訝的眼神,Lai解釋︰「她只會英文,不會華語。小時候唸英文學校,會講,但認不得中文字。」我恍然大悟。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英國殖民時代的標誌性建築,建於1864至1919年間。1919年即巴黎和會舉行的那一年,香港在地球的版圖上,重要性和知名度,大概和高雄西子灣相差無幾。百年過去,從前的時光只能在教科書上讀到,昔日的建築早幾日仍能觸摸。
每次朋友來港,必然帶他們逛一趟中西區文物徑。吃一頓蘭坊園、上扶梯至警署、孫中山博物館、石板街……說不上私房路線,卻是我覺得香港最「正統」的面貌,最能體現殖民地特色、華洋雜處、兼活並包的生活形態。朋友們也都是年輕的,走一趟不外乎讚嘆幾句「頗有特色」,那日第一次帶老人遊覽,竟意外揭開了他方邊城的深厚歷史。
Lai父Lai母是馬來西亞華人,經歷馬來西亞獨立、新加坡獨立等二戰後的歷史事件……作為平民,他們不在風尖浪口,不是領軍人物,不是核心城區的住民。動盪時勢的激情只是平淡的陳述句,報章雜誌沒登載他們的名字,但歷史仍烙在縱橫交錯的皺紋裡。
出生在二戰後的嬰兒潮,命運似乎注定他們經歷大馬獨立與華人自強。1957年8月31日,英國國旗徐徐落下,大馬國父東姑拉曼高呼「Merdeka」,象徵大馬脫離英國,正式獨立。然而446年的殖民,並非旗幟更易,就能磨滅。華人所經歷的,卻是另一次殖民,由立國日開始至今。
Lai母讀英文小學,順理成章中學選擇全英語教育的學校。當時大馬雖有華人教師,華語也列入法定語言,以華文華語為主的獨立中學,為數不多。主要因為大馬政府組成,以馬來人為主,政府的決策自然採取馬來人優先的主張。1961年,大馬政府頒布〈1961年教育法令〉,取消一切非英文中學的政府津貼,如此一來,華語學校數量銳減,而華語學校唯有依賴華人自發的捐助繼續營運。
父母決定孩子命運,Lai父讀華語學校,Lai母讀英文學校。他們對於上一代的決定,左右了成長發展,沒有甚麼感想。好好醜醜活到這把年紀,現實的事非對錯,早已置之度外。我帶他們從天橋平視中區警署的紅磚牆、巨型圓柱,粗略說明監獄裡關禁過越南國父胡志明、雨巷詩人戴望舒等赫赫有名的人物。Lai父認真聽講,點頭問我︰「牆壁外面的鐵枝架是甚麼?」我說古蹟正在修復,大概要好幾年時間。
事實上已經修復了好幾年,2012年我來了一轉,隔了半年再臨,古蹟已圍封,不容靠近。「活化」工程無聲無息地開始,大家每日路過,也甚少關心它的進度。偶爾經過,昂望鐵枝架,心裡暗道憑政府的能耐,將來又會是物事全非,或者像美利樓一樣,劃入窮人與窮人的狗不准進入的區域。這倒是富有殖民地色彩。
Lai母抓住女兒的手問她︰「Lai啊,我是不是來過這裡?我記得我來過這裡。」Lai不斷說沒有啦,你沒有來過香港。Lai母半信半疑,拉起丈夫的手說︰「這裡跟我們那裡很像,很像,是不是?」Lai父答︰「英國人建的嘛,都是英國人。」他們口中的場所,消失了,建築的本體消失,連消失的時間點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依稀的影像,存在於兩老,或者同年代老人的紀憶之中。具體是個甚麼樣子,除非共同經歷,否則想像力再豐富,亦不可能憑空勾勒。
2016年5月,活化中的中區警署活,外牆突然倒塌。忽然想起去年老人們的對話。原來消失這回事,不止老人的回憶,就在我們眼皮底下,呼吸之間發生。
「好漂亮啊,Mr Cheung,這裡是甚麼地方?」Lai母問。
「後面是監獄?前面是警察局。」
「監獄即是甚麼?」
「Prison。Prison啦。」Lai說。看見我驚訝的眼神,Lai解釋︰「她只會英文,不會華語。小時候唸英文學校,會講,但認不得中文字。」我恍然大悟。
攝於2012年某日 |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英國殖民時代的標誌性建築,建於1864至1919年間。1919年即巴黎和會舉行的那一年,香港在地球的版圖上,重要性和知名度,大概和高雄西子灣相差無幾。百年過去,從前的時光只能在教科書上讀到,昔日的建築早幾日仍能觸摸。
每次朋友來港,必然帶他們逛一趟中西區文物徑。吃一頓蘭坊園、上扶梯至警署、孫中山博物館、石板街……說不上私房路線,卻是我覺得香港最「正統」的面貌,最能體現殖民地特色、華洋雜處、兼活並包的生活形態。朋友們也都是年輕的,走一趟不外乎讚嘆幾句「頗有特色」,那日第一次帶老人遊覽,竟意外揭開了他方邊城的深厚歷史。
Lai父Lai母是馬來西亞華人,經歷馬來西亞獨立、新加坡獨立等二戰後的歷史事件……作為平民,他們不在風尖浪口,不是領軍人物,不是核心城區的住民。動盪時勢的激情只是平淡的陳述句,報章雜誌沒登載他們的名字,但歷史仍烙在縱橫交錯的皺紋裡。
出生在二戰後的嬰兒潮,命運似乎注定他們經歷大馬獨立與華人自強。1957年8月31日,英國國旗徐徐落下,大馬國父東姑拉曼高呼「Merdeka」,象徵大馬脫離英國,正式獨立。然而446年的殖民,並非旗幟更易,就能磨滅。華人所經歷的,卻是另一次殖民,由立國日開始至今。
Lai母讀英文小學,順理成章中學選擇全英語教育的學校。當時大馬雖有華人教師,華語也列入法定語言,以華文華語為主的獨立中學,為數不多。主要因為大馬政府組成,以馬來人為主,政府的決策自然採取馬來人優先的主張。1961年,大馬政府頒布〈1961年教育法令〉,取消一切非英文中學的政府津貼,如此一來,華語學校數量銳減,而華語學校唯有依賴華人自發的捐助繼續營運。
父母決定孩子命運,Lai父讀華語學校,Lai母讀英文學校。他們對於上一代的決定,左右了成長發展,沒有甚麼感想。好好醜醜活到這把年紀,現實的事非對錯,早已置之度外。我帶他們從天橋平視中區警署的紅磚牆、巨型圓柱,粗略說明監獄裡關禁過越南國父胡志明、雨巷詩人戴望舒等赫赫有名的人物。Lai父認真聽講,點頭問我︰「牆壁外面的鐵枝架是甚麼?」我說古蹟正在修復,大概要好幾年時間。
事實上已經修復了好幾年,2012年我來了一轉,隔了半年再臨,古蹟已圍封,不容靠近。「活化」工程無聲無息地開始,大家每日路過,也甚少關心它的進度。偶爾經過,昂望鐵枝架,心裡暗道憑政府的能耐,將來又會是物事全非,或者像美利樓一樣,劃入窮人與窮人的狗不准進入的區域。這倒是富有殖民地色彩。
Lai母抓住女兒的手問她︰「Lai啊,我是不是來過這裡?我記得我來過這裡。」Lai不斷說沒有啦,你沒有來過香港。Lai母半信半疑,拉起丈夫的手說︰「這裡跟我們那裡很像,很像,是不是?」Lai父答︰「英國人建的嘛,都是英國人。」他們口中的場所,消失了,建築的本體消失,連消失的時間點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依稀的影像,存在於兩老,或者同年代老人的紀憶之中。具體是個甚麼樣子,除非共同經歷,否則想像力再豐富,亦不可能憑空勾勒。
2016年5月,活化中的中區警署活,外牆突然倒塌。忽然想起去年老人們的對話。原來消失這回事,不止老人的回憶,就在我們眼皮底下,呼吸之間發生。
- Ooparts︰忽遊中區
- 大館︰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
- 立場新聞︰中區警署塌牆 活化工程停工 馬會責成專家調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