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敗部復活

已經好久沒聽廣東歌,最近Gem參加《我是歌手》的片段在網上諷傳,才點進去看了一下。嗯,果然動聽。

Gem會唱、Gem能唱,在香港是眾所公認的事實,然而她的一直是香港樂壇的遊離份子,自從杯葛叱吒事件發生後,她簡直在香港消聲匿跡。印象中對上一次見到她是在臺灣金曲奬頒奬典禮。

回顧2013年我刻意找來聽的專輯,兩張台灣,兩張香港。移動時聽五月天、蘇打綠,寫稿時播一點張懸,盧凱彤。偶爾來一點陳奕邦的舊歌,藍奕邦也不怎麼聽了。印象最深的歌手是僖儀和朱主席。
陳僖儀不幸車禍過世後,社會惋惜之情溢於言表,為她推出專輯圓夢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當我回憶到底今年自己聽過甚麼歌,記得甚麼女歌手時,與音樂有關的,只剩下她和梅艷芬。其他女歌手居然一個都記不起,還有誰唱過甚麼歌,沒任何一首女歌手唱的粵語流行曲在2013年常駐在我的iTune、手機、電腦……翻查家中CD,最後一隻買的女歌手專輯是林二汶的《林一歌林二唱》,全因〈柏林穹蒼下〉。坦言,我還想買Riding on Faith,卻找不到,不禁納悶,盧凱彤不是香港人嗎?

踏入2014年,香港樂壇第一宗大新聞是陳奕迅hea唱黑面。


好奇之下翻查叱吒今年的奬項,一如既往的容祖兒,陳奕迅,下面是周柏豪……甚麼?周柏豪?蜀中無大將,唯有捧MK?看一看歌單,十首專業推介裡面,只聽過〈任我行〉,而〈任我行〉並非《The Key》裡面最好的歌,論編曲,及不上《主旋律》,論詞,及不上《阿貓阿狗》,即使同出自林夕手筆,也遜於〈斯德歌爾摩情人〉。〈任我行〉最美妙的地方莫過於超級適合hea唱。

身在香港卻居然可以不聽廣東歌而過了一年!不服氣,上youtube聽羅家良的〈歲月的童話〉,偶然找到陳慧敏唱的〈排隊〉,接連聽了幾首,赫然發現她是澳門人,立即想幫她起朵︰澳門梁靜茹。
可惜不夠壓台,目前缺一點天后級的「氣勢」。

時常覺得,香港不乏歌唱得好的人,也不乏好歌,而是好人好歌缺乏機會。並非沒有天后潛質的人選,而是沒有耐性培養天后。一不小心成了天后級,又死命抓住不放,捧個好幾年用現場表演廣告代言拍電視劇拍電影擠壓她們,令她們無法集中音樂、創作,失去利用價值,捨棄掉,再感嘆︰香港沒有人能唱。

GEM一出道就已經有天后級的氣勢,她和上一代的天后如陳慧琳、楊千樺不同,GEM成為職業歌手之前,已經有音樂底子。她是一位香港罕見的富音樂才華的女歌手,這使得她在音樂創作上不走「抒情慢歌」的萬年定律,卻以快歌、搖滾作為個人標誌。在這個情歌主導的樂壇獨樹一幟,但同時說明了她不可能成為香港樂壇的天后──那幫唱片業的老大不會輕易在曲風和商業考量妥協。幾年混下來,她的小名氣淪為捧新人(Mag Lam)、抄緋聞、群起攻擊的對象……

事實證明小圈子遊戲一旦突出些許稜角,搔到Big Bother的背,小器量的Big Bother真箇名不虛傳,十倍奉還。當他們暗地裡竊笑終於鎮壓異見份子,可以繼續他們的遊戲之時,他們的玩具卻鬧彆扭,異見份子居然在異地開花。

香港人對歌手是極其苛克的。首先我們要求歌手外表亮麗,其次是政治政確(社會政治觀念及業界名聲),接着是性格柔順乖巧,邊際利潤(代言、廣告)價值高,最後才是音樂質素。當然,天底下只有一個王菲,不這麼樣商業音樂做不下去。只不過沒幾個人看透這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式,才是失去商業價值的主要原兇──香港由流行文化傳出地變成進入地。

貿易逆差和環境惡劣,也使得那些在異地復活的「敗部們」樂不思蜀。我在外面好好的,回來香港既賺不到錢,名氣又沒有更好,生活品質反而更差,每天給狗仔隊跟,幹嘛要回去呢?不是呀?還有感情呀。你幹嘛不回來?飲水思源吶,難道香港就沒有一丁點值得你留戀嗎?

請看這一則新聞︰
田蕊妮vs葉家寶︰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ews/realtime/20140105/52059988


註︰大陸不是block youtube的嗎?為甚麼湖南衛視會知道youtube有「侵權」影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