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蘋果提醒,都忘了誠品落戶香港已經一年。
- 蘋果日報︰誠品駐港一年、誠品一周年五不思議事件
一年 前我們也做過一期追訪︰Psykhe雜踏誠品。這種小資本式的雜誌現在不做了,轉了做ebook製作,不過有幾點有趣的現象想回應。
當笑話回應。
一、誠品不夠在地化
誠品為甚麼要在地化?在地化為甚麼不去二樓書店?誠品在地化之後你期望得到的是甚麼?
為甚麼不批評LV不夠在地化,出九龍皇帝包包?
二、本地書店誠品化
這是我上個月元朗新三聯做探子拍的諜照。
由照片可見,的確是誠品化了。
去年已經說過香港書店面對誠品,推出會員制等等的可笑政策。三聯誠品完全中了我的伏和預言──那些大頭不知自己想怎麼辦。好險去年沒去聯合當採購,不然給他們掉去元朗開荒就慘了。
三、模仿環境模仿不了服務
坦白講,我去過銅記誠品三次,沒遇過店員,除了賣珍奶和阿源肥皂的之外。
香港的連銷書店無論怎麼看裡面的店員都是不看書的,一整個就是沒文化。而他們又不流行電腦查書。誠品之所以是誠品,很大部份因為裡面的店員每個人都很有禮貌,懂得寫書評。有一種跟他們隨時可以聊書的話題、音樂的話題……一類的感覺。香港的誠品目前還沒有辦法給我這種氛圍。
誠品和金石堂以圖書零售業品牌進駐香港,香港的圖書零售業亂陣亂了一年,主要原因是香港的零售業從來不是品牌。既然不成品牌,可以說,它們是沒有個性可言,除了樓上舖會有特定的選書口味之外,一般人走進連鎖店,不會覺得A和B的佈置、貨品,有甚麼不同。可是誠品不是,一走進去你就覺得它和其他店不一樣。這份不一樣要學到骨子裡不容易。
香港真正的圖書品牌是出版社。出版社的個性分別,利用出版,想辦法把出版的圖書打進台灣、大陸巿場,才是應該要做的事。如果香港出的書好到誠品沒辦法不放在當眼處賣,那誠品就會變得本土化。要不然,我們無論進誠品抑或其他店,看到的也只會是台灣書、大陸書,本土化?開玩笑。
誠品和金石堂以圖書零售業品牌進駐香港,香港的圖書零售業亂陣亂了一年,主要原因是香港的零售業從來不是品牌。既然不成品牌,可以說,它們是沒有個性可言,除了樓上舖會有特定的選書口味之外,一般人走進連鎖店,不會覺得A和B的佈置、貨品,有甚麼不同。可是誠品不是,一走進去你就覺得它和其他店不一樣。這份不一樣要學到骨子裡不容易。
香港真正的圖書品牌是出版社。出版社的個性分別,利用出版,想辦法把出版的圖書打進台灣、大陸巿場,才是應該要做的事。如果香港出的書好到誠品沒辦法不放在當眼處賣,那誠品就會變得本土化。要不然,我們無論進誠品抑或其他店,看到的也只會是台灣書、大陸書,本土化?開玩笑。
當日睇到"誠品不夠在地化"呢條題, 我都呆咗一陣...
回覆刪除好呀...如果誠品真係變咗百份百在地化, 咁又會話"誠品失去本色化"... 呢班人, 腦殘到咁... 仲話係做傳媒喎...開玩笑>.<!
依家呢個時勢,個腦唔殘好難做傳媒。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