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語言─台灣電影的新定位

早兩個月的香港電影金像奬頒奬禮,針對近年的台灣電影票房成績,導演候孝賢評價為現在是不同的時代,台灣電影用非常精準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電影的語言包括劇本、鏡頭、敘事等等等等。他老人家這麼說,當然很有道理,他老哥的電影就常常語焉不詳,像一幅山水畫、一幅長卷,拍了一堆東西進去,結果要不斷讀台灣文學和不斷重看才搞得懂他老人家在搞甚麼。這就是藝術呀!而藝術的語言往往朦朧不清,毫不精準。
精準的語言簡單而言就是不用動腦筋,就能順暢理解故事內容,淺白地傳達感受。觀眾甚麼都不用做,光是坐着,任由畫面、劇情、音樂支配。完場了,就算。時常覺得自從李安跑去拍荷里活電影之後,台灣電影真空了好長一段時間,雖然還是看了《最好的時光》,卻不覺得在世紀交替之後,還能記得住哪部電影的名字。
再次留意台灣電影已經是《海角七號》,中間好像有一段長時間的空白。我不算是電影迷,更沒有每部戲都看過,但如果要我發一個突破點或時間點區分,我會選《海角七號》。


◎城鄉與新舊衝突
到底是甚麼樣的情緒和社會狀況,導致這種主題出現呢?即使這幾年身在台灣, 仍是不太清楚。我明白台灣是個父權甚重的社會,鄉下和城巿之間的隔離比想像中巨大得多,卻一直以為新舊衝突這種老掉牙的事情,只出現在老人和中年人兩者之間,對年輕人影響不大。台灣父母對中學生的行為緒多束縛,但相對香港家長,思想進步和開明得多,至少沒有香港父母那麼強大的控制慾。相反,老人的思想就閉塞得可怕,特別是經歷了日治時代的老人。因此我很難想像單就題材和內容,年輕人會產生共鳴。
《海角七號》、《陣頭》的衝突俱是一式一樣的城鄉和新舊衝突。一個懷着夢想的年輕人跑去台北那樣的大城巿,無一例外鍛羽而歸。主角都是搖滾樂歌手,同樣去台北學音樂,搞不出個名堂,帶着「受傷」的心靈回到破落且自己極度厭惡的小村莊。然後,又是老掉牙的重新認識、重新出發、熱血、愛情、不理解、團結一致、大成功……就跟一部他媽的熱血青春日漫移植到台灣銀幕上,多麼狗血的老梗卻令人沒法子移開目光。
台北從一個夢想之地,變成一個挫敗之地,不曉得是事實抑或劇情需要,當中代表的新舊衝突卻顯然易現。 新與舊,城與鄉的衝突,並非新的東西入侵和取代舊事物所致,而是台灣近幾年特別重視傳統文化有關。
看看這幾年原住民重倡紋面、紋身文化,歌仔戲、八家將等傳統文化的發挖、記錄、研究、創新。台灣的本土意識抬頭都好多年了!選舉制度趨向成熟,民心已然轉變不少。時而今日,面對大陸的衝擊,開始提倡文化軟實力。台灣的藝術都是走在日本和民國的腳I御之上,候導改編的黃春明、白先勇,都是這一類的代表。如今台灣人開始尋找新的文化象徵,所有在流行文化和商業元素底下遭到忽視的傳統技藝,以電影為載體,向外傾銷。
台灣人從來沒有忽視和鄙棄傳統文化,布袋戲、歌仔戲等,一直在台灣各地流傳。天后誕一類重要傳統節日的祭祀儀式,至今仍沒有半點怠慢。相反在八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年頭,台灣人沒有像香港和大陸那樣把舊廟都拆了,而是積極捐款,把寺重修、擴充。然而傳統藝術的可貴,很大一部份和表演類型的即時、儀式、場地有關。可是從載體而言,這種特色不利傳播,不利輸出。

◎偶像出台
如果要我再詮釋「精準的語言」,我會用「流俗」來形容。約在十一、二年以前,香港電影票房高企的年頭,香港電影的特色是「俗」,故事沒甚麼深度,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讓觀眾笑個不停,當中又有一些些溫情。現在的台灣電影也走上了「俗」的路線,而且感覺是偶像劇的延伸。
《艋舺》第一眼吸睛的不是劇情,而是海報那些帥哥。我非正式地透過MSN和Facebook訪問了幾位台灣阿姨以及和阿姨差不多的「少女」,她們第一個反應都是︰「你覺得哪一個最帥?」
台灣偶像劇和韓國愛情片風行亞洲,我視為本世紀初電視史上最大的倒退。 庸俗愚昩的劇情,加幾個不怎麼帥但劇中使勁用語言提醒觀眾他們很帥很美的明星一部戲,然後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艋舺》、《一頁台北》在選角上都是以偶像為前題,幸好這種做法也成功加強了電影的推廣力。雖然我覺得在這幾套劇的本質上,是不需要動用類似的演員。可是類似的商業電影,可視之為導演和演員的練習。

◎陌生化
相對於愈來愈失去本土特色的香港電影,台灣的電影反而成功把現在的台灣,重新塑造。這種塑造並非全部都成功。把鄉間風情透過鏡頭再造的電影,大部份是成功的。《陣頭》、《艦舺》很充實地把一個「台語」本位的鄉間社會,呈現觀眾眼前。《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把旅遊景點美化後,大大地刺激了恆春、十份的旅遊業。這可不再是舊時強調苦難、棄民的情懷,而是台灣本土的純情和美麗。
然而這種陌生化的台灣不總是成功,《一頁台北》造夢一般把台北扛造成法國巴黎的感覺,台灣人特別是台北人普遍認為這部戲不好看,因為那不他們熟悉的台北。香港和澳門人覺得《一頁台北》的台北很浪漫、很好看。 情況和《十月圍城》一樣。
形容為城鄉之間另一次在電影上的衝突上,鄉間又勝一仗。城巿在過往拍得太多了!台北巿在過去十幾年之間,硬體和軟體上的改變,又不容易拍出新意思。也許把台北陌生化做巴黎,能夠營造新的浪漫,卻弱化了本土特色,失去了味道。
相對《一頁台北》,《父後七日》就拍得好多了!傳統而荒謬的習俗、糾結不清又含蓄的兩代感情、鄉下人純樸卻不坦率的情感……平靜的對白、緩慢的鏡頭、有點兒斷裂的故事,反而不甚完整地好好把題材和重心說了一遍,並滲出淡淡餘味。

§小結
魏勝德拍了一部以霧社事件為題的動作電影《塞德克巴萊》,這部機連原住民也出動了。可見台灣電影已經找到一個新的定位,一種屬於新時代的台灣人的語言。解嚴後經過三十年,本土意識已然成熟,研究和發掘的基礎提供了創作基礎。新人材躍上台面,也使得電影有更多新資源可供使用,創作上更沒有束縛 。
相對而言,觀眾也隨着時代改變。回應觀眾訴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迎合。迎合他們被新聞、偶像劇、八點檔寵壞了的胃口,只好用「精準的語言」拍攝。有趣地,這種精準的電影除了帶來驚人票房外,還增加了台灣導演的說故事能力,從前語焉不詳但藝術成就奇高的電影,變成如今大眾化票房巨大且目標明確的電影,是繼文學、音樂之後,又一波強勢的文化輸出。

延伸資訊
電影(僅列出完整看過的)
  1. 最好的時光(5星)
  2. 海角七號(4星)
  3. 艋舺(5星,有0.5是陳漢典的)
  4. 父後七日(4星)
  5. 陣頭(3星)
  6. 一頁台北(2星)\
  7. 塞德克巴萊(4.5星)
評論
  1. 魏聖德專訪︰在英雄與小人物之間
  2. 仁萱部落格︰再談父後七日的生死觀(雖然像中學讀書報告,但這篇寫得挺好)
  3. OOParts︰正港黑幫─艋舺
  4. OOParts︰終於看了那些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