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出版業未來的幻想

PK project的一些規則和設定已經完成了,可是朋友們一看,幾乎都包持相同意見。1)這東西賺不了錢。2)不要只做書。關於這兩件事是不太可能的,我很堅持,不懂的不做,而我只懂書。至於賺不賺錢,我覺得不會賠錢就ok了。賠錢,或者賠得太多,我就不做了。或許不找麻煩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又強烈覺得應該要再試一下這種營運模式。
大二的時候就在想要進出版社工作,老師和學長們都反對,覺得,這是夕陽行業,搞不好你沒弄出名堂來就完蛋了,結構性失業了。我心裡也知道,但我有一份藍圖。最近終於在實習了,這份藍圖的細節,愈來愈清晰了。



◎出版業的死者
無論從任何一方面看,出版業在目前的境況之下都是死路一條。在這種時期,我居然還想花個八千元港幣,印兩百本沒有巿場價值的作品。我的做法是,一,出個紙本,二,出個電子版。看看兩者比較,在同一時期,兩者在銷售之上有甚麼不一樣的分別。這是一場實驗,我想驗證到底我的想法對不對。
出版社和小型書店加速結業,在這件事上面,我看到的是大型連鎖或有名望的書店,仍然生存。同一時期作者沒有減少,甚至比以前多了。從商業運作的層面,這是一個頗為費解的情況,按道理,貨源愈多、中間商愈多、需要製作和銷售的地點也愈多,可是為甚麼在作者增加,作品數量增加,出版社和書店會倒呢?其中出版社的數量倒的比書店還多。
許多人都知道出版和其他的商業活動一樣,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出版業的投入和收益比率是以這樣的情況計算的︰
投入︰作者(2)→出版社(5)→發行商(1)
收益︰作者(1)→出版社(3)→發行商(4)
發行商收取這麼高的收益,多數的道理是他們需要物流、倉存、上架等費用,扣除這些成本,賺到的其實沒有多少。可是發行商站在生產線末端,他們投入的創作時間最少,成本相對而言也較低,再說,如果書不賣,他們還可以把書退回出版社。如果廣告和宣傳工作落在出版社之上,那發行商,即古來稱為書商的傢伙,成本最低,利潤最高。
跟咖啡農一樣,種咖啡的所得反而是最少的。
亞馬遜和蘋果的新模式,透過網上平台讓作者自己賣書,打破了書商作為生產線最末端的情況。某程度上這是出版業的公平交易,可是美國的出版業者非常緊張,認為售價之後會被這些網上平台限死了,自己再也分不到錢了。
網上平台對文字作品的發佈非常有利。書,不像一般的商品,至少有個實體,要用車載船運到目的地發售。文字一種資訊,本來就沒有實體,透過同樣的虛擬的載體販賣,兩者相輔相承,傳播會比印刷成本更遠更廣。現在許多實體書店都只剩下櫥窗的功能,在店裡看過覺得不錯,再回家上網買。以後很可能連櫥窗的功能都會消失,直接從網絡下載試讀本就好。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書商死得最快,隨着電子書的開發軟體愈來愈方便容易,日後可能連排版製作都會愈來愈少,剩下的,就是作者。

◎垃圾資訊的把關人
資訊爆炸伴隨着垃圾資訊充斥、真偽難辨的難題。這個難題,目前是無法解決的。大部份生活在資訊爆炸地區的人們,都有一點後現代,覺得「真的不重要」。到最後就會變成一種資訊混亂。從書和出版的角度來看,我對這一點不太擔心,即使沒有網絡,現在的垃圾書還不夠多嗎?可怕的真相是垃圾書的銷情往往比優秀的文學更好。
要不然,麥當勞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網絡資訊需要把關,傳統編輯在這方面的作用,幾乎是零。編輯有他們的經驗和堅持,可是有些事情是由不得編輯控制的,而編輯看走眼的情況是很可怕的。如果說編輯是書籍出版史上的罪人亦不為過,我們無法想像在出書困難的年代,有多少個海明威和張愛玲遭埋沒。
目前網絡的把關權不在編輯,而在讀者。留言、點擊率最多的就能印刷成書。這種情況對出版社而言,是有保障的,利用網絡就能完成巿場調查,印書後一定有人買,還有許許多多的便利。假使這種模式成為將來的主流,出版業就會變成一個極度巿場主導的產業,也極具代表性。比如大陸是史學類最受歡迎,香港紅的是尋歡和炒樓。那麼,出版、或者寫作,一向高尚的理由「文化傳承、糾風易俗」,就會完蛋。這一個行業的人連最基本的尊嚴和自豪都會失去︰「因為你沒有巿場。」情形猶如把一個在學院研究武器的科學家掉到前線作戰

我所預見的未來卻是M字型的,大前研一的。出版將會兩極化,要麼很巿場主導,要麼專業到一般人根本不會買、不會看。中間那一團,就變成電子書了。這是簡單的道理,實體書能養活的人畢竟比較多,不可能這麼容易說倒就倒。將來仍然會有人印書,但書的形式會改變,能夠印刷的書只剩下很巿場,一次能幾十幾萬本的,以及一些專業,收藏在圖書館的。另一些,就是少量印刷,留作紀念,或者當以前抄經一樣的手作模式。

◎載體的新一頁
百多年前,夏丏尊先生已經說過,古時無書,將來亦不必有書。目前電子書的興旺,令人大跌眼鏡,才不過幾年前,人們還說紙本書無可取代,不看好電子書。
現在呢?每一間出版社只要有一點資金和上進心,都想搞懂電子書是怎麼做的。電子書的發源地美國,傳統出版社和電子書出版社之間是對立狀態。新發展地區如台灣,出版社和電子書卻是合作狀態,推動電子書的就是出版社,我目前的中文平台還看不見可以讓作者自行上架的電子書出版平台。
這幾個月我很想搞一台亞馬遜的kindle回來玩一下,朋友強烈反對,認為kindle的功能太差,不如再等一下,買新的、彩色的、功能強大的電子書閱讀器。我斷然拒絕,反駁說我是為了研究亞馬遜如何透過一台機器把出版和銷售結合在一起,背後的版權和條款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種說法沒有換來任何正面的回應,反對始終是反對,這就如一些人堅持不買電子書一樣。
根據亞馬遜的說法,彩色不能令海明威更好看,所以彩色電子書閱讀器作用不大。的確是,如果要彩色的電子書,為甚麼不買ipad呢?有哪一台紙本書的彩度能高於電子瑩幕呢?內容變成彩色作用不大,可是機器本身變成彩色,又另當別論。
我個人的想法是,一台電子閱讀器,能自由選擇背景顏色、字體。目前的紙本書的複雜程度往往是讀者忽略的,媒材多樣堪比油畫。甚麼樣的紙質,配合紙的顏色,再配合不同字型,令整個閱讀過程除了文字以外,還有另一種美態。目標讀者是老人家,字體要大,紙色要偏黃。平價愛情小說,挑個最白的紙,字也要大一點,令書的頁數多一些,讓人覺得不會太薄。這些種種都是目前的電子書無法取代的,而我心目中預想將來的電子書,能隨着讀者喜好,自由變換紙質、字體,可供讀者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此外,還會結合另一種功能,打字。電子書取大的優勢不是儲存容易省地方,而是複製和搜尋容易。雖說做不到一台機器同時顯示多本電子書(除非用電腦打開書檔),但因為現在的寫作都轉移到電腦上面,所以,能夠輕易從文檔裡複製文字、搜尋資訊,是電子書最大的優勢。如果可以結合方便快捷的輸入功能,內藏一塊感應板,可寫可畫可打字,就更好了。這樣也可以解決電子書無法方便地加入眉批的缺點。
我的想法是,這台機器將來不一定叫電子書。也許是用一種像腦細胞一樣的東西,是一台有儲存功能的生體機器。這麼想好像有點誇張,但我想到的,目前為止,也只有這些。

◎小印舖和裝幀店
好久以前在誠品讀過一本翻譯繪本。故事很短,小女孩有一本心愛的植物畫冊,翻多了,封面破了,頁也脫掉。小女孩很傷心,她走到小巷裡,有一位伯伯,頭髮白了,眼鏡歪歪的,是個裝幀匠,專門替書變成精裝。伯伯問她,最喜歡畫冊哪一頁呢?小女孩說有大樹那一頁。幾天之後,小女孩再來,非常高興,伯伯裝她把書穿了線,重新裝訂,還把她最愛那一頁變成書的封面,有熨金的字體。
這種店,是夢幻。
紙本書還是會繼續出現的,正如上文所言,會變得兩極化。現在書的印數都操控在機器手裡。不同的機器、不同的紙張,有固定的印數。這是規模經濟,書要印到一定的數量,才有辦法把成本降低,紙張、切割等等,幾乎也是按照類似的原則,決定印數。至少一兩百,不會有一兩本。一兩本的書或許拿去影印店更好,但影印店的選擇不多,只能用騎馬釘,與專業的印刷不能相提並論。
我的想法是,將來會有一台小巧的印刷機面世,變成家用的或者小企業用的。紙張的種類也會因這台機器而重新劃分。這台機器因為小,可以只印個10本左右,出來的成本稍微高一些,不會太多,約百分之十。印刷之後,有專人用手工的,設計獨一無二的封面,幫你裝幀。比如我印了十本倚天,十本的封面和裝潢方式都可是不一樣,就如中古時代手工業一樣,量產之中各有不同。
日後我可能看大量的電子書,然而碰到自己心愛的,還是想要擁有一本。因此就透過這類小企業,他們提供專業的排版設計、印刷裝潢,你只要提供文稿和說出心裡的想法,就能把書印出來,也不會太貴。這種生產模式也能夠配合以後分散的和多功化的業界情況。每一個人可能擁有一份或以上的職業,生產製作是副業,他們不是在同一出版社底下的員工,是代表個人的業者。據我所知,新世紀出版社好像就是這麼做的,製作團隊以老闆為中心,用接案子的形式來做,成本低,巿場定位準,也賣得不錯。

◎作者不死
說了這麼多,來來去去死不去的都是作者。他是一切的源頭。我雖然每個環節都想了解一下,可是最終目標始終是這個。要達成很難,但我相信將來的社會,特別是出版業對作者的依賴會愈來愈大。作者的自由性愈來愈強,但要自行關顧出版的其他環節,雜務愈來愈多的話,文字也受影響。所以其他專業的輔助還是需要的,這個行業會有大變動,作者,卻不會有甚麼改變。
到頭來都是一群遺有文字依遺症的笨蛋而已。

延伸資訊︰
  1. 網絡文學所帶來的危機 from 香港文學大笪地
  2. 我的10年炒樓經驗 from Uwants (爆紅的網絡作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