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上編輯課,講師認為作為一個編輯,應該視推廣閱讀風氣為一份使命感。我在想,以前的文章都把香港的書店辦不好的原因歸吝於沒有使用網路推廣,跟不上時代。而且過份強調銷售、客服的重要性。當然這是因為之前打工的書店,主要以服務品質招徠,經驗所致在行文時難免偏重客服。換個概念,客服應該不止局限於「服務顧客的方式」,還應該強調自身可以提供甚麼服務。換言之,要找出一個突破點,令人一看即亮眼的個性,即可開闢一條新路。
構思了一些可能但不可行的法子,看看能不能替書店找到新的存在方式。
◎綜合型是末路
在台灣逛書店最高興莫過於數量多,一般都有一兩層樓高,大部份集中在同一條街上。可是當你想要某一本或某一類書的時候,你不用像香港一樣,逐一登門尋找,會很清楚自己該去哪一家書店。如果熟一點,甚至知道直接找哪位店員幫忙。
可是香港的書店沒有辦法,還是得一家一家去問。雖然有時候是一種樂趣,可是久了就會覺得麻煩,當你問了好多家,每一家都表示缺貨而且不曉得能不能訂到的時候,更加想殺人。
香港許多書店最大特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惜身軀小,硬把五臟全塞進去,就有點含糊不清,這是直接導致書店積弱的原因。試想想,在過去這麼多年香港的書店都是為了應付為數極少的文化人,他們甚麼書都想看,加上一些不固定的浮遊客,所以這種小而雜的模式,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然而今後的社會面臨專業化專門化,龐雜只會埋沒工具導向的巿場。另一方面,雖說出版業日漸息微,但出版品的種類和數量並沒有因此減少,正正代表書店需要更留心自己的定位,給人一看就懂,一看就知的性格取向。
香港絕大部份專門書店集中在港島區,九龍新界的書店大多以豬肉檯陳列暢銷書,書櫃放長暢書。除非是開業很久,熟客眾多的書店,不然大部份人都只以豬肉檯上的新書判斷這間書局的性格,很少人會留意書架上整整兩排的新潮文庫、中時的歷史和社論書,結果每間書局都變得一式一樣。如果不了解的,甚至覺得雜亂不堪。
目前香港的環境已經不容許新書店慢慢地建立性格,採用舊式綜合經營,勢必極速完蛋。最近去旺角,發現新開了一間綠色書店,樓梯貼滿宣傳海報,但一上去,就皺眉。試想,旺角到底有多少書店以綠色為主色?不看真一點還以為田園搬到另一條樓梯。上去之後更覺麻煩,想找的找不到,該找的又不知在哪裡。簡體較多繁體亦不缺,文學少許軍事一些,有雜誌又有三國殺……
綜合型書店另一個致命傷是分類。舉個例子,書店有兩個書架,左邊中國文學、右邊中國歷史,現在店家進了一本中國古代神話概說,該放在哪一個櫃?我後來發現大部份店家,甚至香港圖書館,都放在宗教的架子上,而宗教只佔了書櫃一半,另一半是哲學。
這…基本上是家庭式分類法,一個櫃子多重分類。這樣,向店員查詢就變得非常重要,然而真個問店員,百份之九十答案都是︰「你去幾號櫃試吓。」找到或找不到都無所謂,最氣人是上下冊只有其一,偏偏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專門化有前途
近幾年專門化最成功的書店莫過於序言,狹小的空間專門放文哲,數量不多,但非常「精」。店方積極舉辦各類讀書會討論會和活動,講者聽眾靠得非常近。專門化令序言羸得良好口碑,至於賺不賺,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對新書店而言,這是最快速能打進狹小巿場、進佔讀者記憶的方法。
我個人的想法是,除了以領域分類,不妨用書種分類。圖文書、攝影集、建築、外文……以前讀書,學校附近的書店分類和定位非常清楚。學校裡面的書店,一樓是理工科教科書,二樓是外語考試和工具書。學校外的書店,雖然是採取街訪式的綜合,卻因為鄰近高中,主要賣法律、公務員、司法考書和大學教科書,也是空大的指定訂書商。台北書店街各店也有明確的定位劃分,最近誠品決定來港,老實說,我不看好。誠品在廣州的品牌方所書店,打着文化生活的旗號,在當地有聲有色。這種模式在香港百分之八十辦不起來,香港人根本毫無文化生活可言,只有潮流文化,即使誠品以大型綜合連鎖文化生活作為招徠,以原本在台灣的模式不出兩年就會從香港撤退。除非每星期找一個流行明星去談「藝術」,再用50%的店面賣名牌,搞不好還有點生存希望。
那麼香港的書店就辦不起來嗎?或許不是。早前看報紙,有一家音樂咖啡廳,以一樓賣咖啡二樓辦樂隊表演的模式運作。這是我中學時曾經想過的方案。但如果要我現在構思,我大概會開兩類的專門書店,一是小說,二是旅遊。
小說專門包含古今中外各類小說,一進門是近日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原著。各類推理小說,福爾摩斯得有一套,東野圭吾多擺幾本;愛情小說,珍奧斯汀、鄭梓靈都要有,雖然不是甚麼好事;魔幻小說要齊備,不要只得魔戒前傳,其餘都沒有。
旅遊書店呢,就賣二手旅遊書為主。一手書當然不能少,但要找一些二手書,許多人去過旅行之後就把書扔了,十分可惜。貢獻出來,給其他人參考,又能省一點錢,不也是挺好的嗎?
好了,反正老路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想新方法,而專門化,或許就是另一條生存之道。
◎另類服務打廣告
我一直,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疑惑,為甚麼沒有人找書店老闆寫專欄?特別是那些在二手書店待了一輩子的老闆,他們想必遇過很多奇人奇事,亦必然博覽群書,是識貨之人。現在香港的免費報紙一份接一份,裡面有些專欄,根本是托名找記者寫的,同一份報紙談美容和科技的欄目,文筆一樣(愛用「為xx」的公式句子),借專欄之名打廣告。
談書的欄目,讀者必眾,試想想看,董橋講述舊日在英倫尋書讀書的小品文,令人愛不惜手望之輕嘆。找個二手書店的老闆,好像梅馨那一類,夠久了,閱歷豐,一星期來一篇,五百來字,賺點稿費幫補也是好事呀!書讀多了文字也不會太離譜,總好過某些不好無術的高人吧!卻為甚麼沒有人這麼做?我不曉得。
另一點就是服務特色。香港書店服務之差,這次就不說了。但也有一些書店是以差的服務聞名,例如台北的水準……有時候我會想,香港人也可以發揮不好客精神……如果是香港搞書店,要用服務作招徠,我想,我會引入打小人服務。呃,這不是鵝頸橋那種,而是設一個小區域或者網上部落格之類,給一些讀者投稿,寫他們讀過的爛書、壞書,分享心德,同時在店裡陳列他們的讀後感和書籍。可能要搞一個焚書大會,如果這些書沒有新的主人,就把它們燒掉。
還有就是學校區書商的計劃,每年中學都辦書展,但書展賣的書,對中學生無益。例如在中學書展上,能買到《變態心理實錄》,卻買不到張愛玲和魯迅。辦書展的來來去去也是樂文等幾家書店…老實說他們和中學生脫節許久許久,而可悲的是大部份中學圖書館的負責老師和主任,對中學生該看些甚麼書也無甚概念。所以我一直煽動讀圖書館系的學長,回來後要辦中學的聯合圖書館或書店,至少讓做讀書報告的季節,《活着》和《唐山大地震》貨源充足,不要讓學生找不到書。(註1)
◎天水圍書城
搬到新界西之,一直覺得最應該辦書城的是天水圍。先不論這裡與皇崗、落馬洲、自由行的距離和關係,元朗區人口是全港最年輕等商業因素問題。光是想到全個新界西最大的書店居然是元朗千色上面那家可憐的三聯,就值得在天水圍辦一個書城。
想像中的書城不是關在大商場裡包羅萬有那一種。在天水圍辦書城,最主要因為天水圍天橋多,可以擺地攤。一般地攤如果擺在街邊,刮風下雨,書都會毀掉。在天橋上面就比較好了,能遮風擋雨擋陽光。現在天水圍的天橋是,多站一會兒都會被管理員趕走,浪費掉了。如果每個周日,可以容許不同的人在一或兩條橋上,自由擺攤,攤一塊布,上面只能擺書。要賣一手也可,交換也可,放些二手的陳設也好。反正橋上沒多少人,又近輕鐵站,擺着是擺着,不好好利用,讓它變成冷漠的都巿象徵,何必呢?
當然,除了書還可以做很多東西,例如一條橋賣書,另一條橋可以賣畫,畫人像。再過一條橋,又有另一種聚集,搞不好能成為獨特的人文風景。大家不都是在苦惱天水圍的收入低嗎?這麼做不就簡單了嘛,還可以推介行程,由天水圍濕地公園玩,再過屏山,再去元朗吃晚飯。中間一整條都是文化創意產業。
不過這種幻想,按照香港人的特性是不可能實現的。
§小結
通篇胡言亂語,只希望說明,要做,還是有辦法的。不過這種壯舉,還是留給別的烈士。要我出主意可以,但不想趕這淌混水。在書店打過工,都知道這門生意多難賺。除非另有一份正職,平時當興趣,介紹一些書,聽聽別人分享,就夠了。
最近有學生說,考完DSE想去書店打工,想問我一些有關的意見等他去面試用。難得呀,想當年我也是抱着這種心情去書店面試,結果,兩天就被開除了,之後我就在另一家兼職了兩年。最後還是那一句,要辦,還是有辦法的。
註1︰麻煩如果有那位發現我的《唐山大地震》,裡面夾着一張藍色天蠍座書籤。它在我手上不到一個月就借出去,至今八年不見,我想它是想念我的,請還我。
延伸資訊︰
構思了一些可能但不可行的法子,看看能不能替書店找到新的存在方式。
◎綜合型是末路
在台灣逛書店最高興莫過於數量多,一般都有一兩層樓高,大部份集中在同一條街上。可是當你想要某一本或某一類書的時候,你不用像香港一樣,逐一登門尋找,會很清楚自己該去哪一家書店。如果熟一點,甚至知道直接找哪位店員幫忙。
可是香港的書店沒有辦法,還是得一家一家去問。雖然有時候是一種樂趣,可是久了就會覺得麻煩,當你問了好多家,每一家都表示缺貨而且不曉得能不能訂到的時候,更加想殺人。
香港許多書店最大特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惜身軀小,硬把五臟全塞進去,就有點含糊不清,這是直接導致書店積弱的原因。試想想,在過去這麼多年香港的書店都是為了應付為數極少的文化人,他們甚麼書都想看,加上一些不固定的浮遊客,所以這種小而雜的模式,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然而今後的社會面臨專業化專門化,龐雜只會埋沒工具導向的巿場。另一方面,雖說出版業日漸息微,但出版品的種類和數量並沒有因此減少,正正代表書店需要更留心自己的定位,給人一看就懂,一看就知的性格取向。
香港絕大部份專門書店集中在港島區,九龍新界的書店大多以豬肉檯陳列暢銷書,書櫃放長暢書。除非是開業很久,熟客眾多的書店,不然大部份人都只以豬肉檯上的新書判斷這間書局的性格,很少人會留意書架上整整兩排的新潮文庫、中時的歷史和社論書,結果每間書局都變得一式一樣。如果不了解的,甚至覺得雜亂不堪。
目前香港的環境已經不容許新書店慢慢地建立性格,採用舊式綜合經營,勢必極速完蛋。最近去旺角,發現新開了一間綠色書店,樓梯貼滿宣傳海報,但一上去,就皺眉。試想,旺角到底有多少書店以綠色為主色?不看真一點還以為田園搬到另一條樓梯。上去之後更覺麻煩,想找的找不到,該找的又不知在哪裡。簡體較多繁體亦不缺,文學少許軍事一些,有雜誌又有三國殺……
綜合型書店另一個致命傷是分類。舉個例子,書店有兩個書架,左邊中國文學、右邊中國歷史,現在店家進了一本中國古代神話概說,該放在哪一個櫃?我後來發現大部份店家,甚至香港圖書館,都放在宗教的架子上,而宗教只佔了書櫃一半,另一半是哲學。
這…基本上是家庭式分類法,一個櫃子多重分類。這樣,向店員查詢就變得非常重要,然而真個問店員,百份之九十答案都是︰「你去幾號櫃試吓。」找到或找不到都無所謂,最氣人是上下冊只有其一,偏偏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專門化有前途
近幾年專門化最成功的書店莫過於序言,狹小的空間專門放文哲,數量不多,但非常「精」。店方積極舉辦各類讀書會討論會和活動,講者聽眾靠得非常近。專門化令序言羸得良好口碑,至於賺不賺,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對新書店而言,這是最快速能打進狹小巿場、進佔讀者記憶的方法。
我個人的想法是,除了以領域分類,不妨用書種分類。圖文書、攝影集、建築、外文……以前讀書,學校附近的書店分類和定位非常清楚。學校裡面的書店,一樓是理工科教科書,二樓是外語考試和工具書。學校外的書店,雖然是採取街訪式的綜合,卻因為鄰近高中,主要賣法律、公務員、司法考書和大學教科書,也是空大的指定訂書商。台北書店街各店也有明確的定位劃分,最近誠品決定來港,老實說,我不看好。誠品在廣州的品牌方所書店,打着文化生活的旗號,在當地有聲有色。這種模式在香港百分之八十辦不起來,香港人根本毫無文化生活可言,只有潮流文化,即使誠品以大型綜合連鎖文化生活作為招徠,以原本在台灣的模式不出兩年就會從香港撤退。除非每星期找一個流行明星去談「藝術」,再用50%的店面賣名牌,搞不好還有點生存希望。
那麼香港的書店就辦不起來嗎?或許不是。早前看報紙,有一家音樂咖啡廳,以一樓賣咖啡二樓辦樂隊表演的模式運作。這是我中學時曾經想過的方案。但如果要我現在構思,我大概會開兩類的專門書店,一是小說,二是旅遊。
小說專門包含古今中外各類小說,一進門是近日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原著。各類推理小說,福爾摩斯得有一套,東野圭吾多擺幾本;愛情小說,珍奧斯汀、鄭梓靈都要有,雖然不是甚麼好事;魔幻小說要齊備,不要只得魔戒前傳,其餘都沒有。
旅遊書店呢,就賣二手旅遊書為主。一手書當然不能少,但要找一些二手書,許多人去過旅行之後就把書扔了,十分可惜。貢獻出來,給其他人參考,又能省一點錢,不也是挺好的嗎?
好了,反正老路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想新方法,而專門化,或許就是另一條生存之道。
◎另類服務打廣告
我一直,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疑惑,為甚麼沒有人找書店老闆寫專欄?特別是那些在二手書店待了一輩子的老闆,他們想必遇過很多奇人奇事,亦必然博覽群書,是識貨之人。現在香港的免費報紙一份接一份,裡面有些專欄,根本是托名找記者寫的,同一份報紙談美容和科技的欄目,文筆一樣(愛用「為xx」的公式句子),借專欄之名打廣告。
談書的欄目,讀者必眾,試想想看,董橋講述舊日在英倫尋書讀書的小品文,令人愛不惜手望之輕嘆。找個二手書店的老闆,好像梅馨那一類,夠久了,閱歷豐,一星期來一篇,五百來字,賺點稿費幫補也是好事呀!書讀多了文字也不會太離譜,總好過某些不好無術的高人吧!卻為甚麼沒有人這麼做?我不曉得。
另一點就是服務特色。香港書店服務之差,這次就不說了。但也有一些書店是以差的服務聞名,例如台北的水準……有時候我會想,香港人也可以發揮不好客精神……如果是香港搞書店,要用服務作招徠,我想,我會引入打小人服務。呃,這不是鵝頸橋那種,而是設一個小區域或者網上部落格之類,給一些讀者投稿,寫他們讀過的爛書、壞書,分享心德,同時在店裡陳列他們的讀後感和書籍。可能要搞一個焚書大會,如果這些書沒有新的主人,就把它們燒掉。
還有就是學校區書商的計劃,每年中學都辦書展,但書展賣的書,對中學生無益。例如在中學書展上,能買到《變態心理實錄》,卻買不到張愛玲和魯迅。辦書展的來來去去也是樂文等幾家書店…老實說他們和中學生脫節許久許久,而可悲的是大部份中學圖書館的負責老師和主任,對中學生該看些甚麼書也無甚概念。所以我一直煽動讀圖書館系的學長,回來後要辦中學的聯合圖書館或書店,至少讓做讀書報告的季節,《活着》和《唐山大地震》貨源充足,不要讓學生找不到書。(註1)
◎天水圍書城
搬到新界西之,一直覺得最應該辦書城的是天水圍。先不論這裡與皇崗、落馬洲、自由行的距離和關係,元朗區人口是全港最年輕等商業因素問題。光是想到全個新界西最大的書店居然是元朗千色上面那家可憐的三聯,就值得在天水圍辦一個書城。
想像中的書城不是關在大商場裡包羅萬有那一種。在天水圍辦書城,最主要因為天水圍天橋多,可以擺地攤。一般地攤如果擺在街邊,刮風下雨,書都會毀掉。在天橋上面就比較好了,能遮風擋雨擋陽光。現在天水圍的天橋是,多站一會兒都會被管理員趕走,浪費掉了。如果每個周日,可以容許不同的人在一或兩條橋上,自由擺攤,攤一塊布,上面只能擺書。要賣一手也可,交換也可,放些二手的陳設也好。反正橋上沒多少人,又近輕鐵站,擺着是擺着,不好好利用,讓它變成冷漠的都巿象徵,何必呢?
當然,除了書還可以做很多東西,例如一條橋賣書,另一條橋可以賣畫,畫人像。再過一條橋,又有另一種聚集,搞不好能成為獨特的人文風景。大家不都是在苦惱天水圍的收入低嗎?這麼做不就簡單了嘛,還可以推介行程,由天水圍濕地公園玩,再過屏山,再去元朗吃晚飯。中間一整條都是文化創意產業。
不過這種幻想,按照香港人的特性是不可能實現的。
§小結
通篇胡言亂語,只希望說明,要做,還是有辦法的。不過這種壯舉,還是留給別的烈士。要我出主意可以,但不想趕這淌混水。在書店打過工,都知道這門生意多難賺。除非另有一份正職,平時當興趣,介紹一些書,聽聽別人分享,就夠了。
最近有學生說,考完DSE想去書店打工,想問我一些有關的意見等他去面試用。難得呀,想當年我也是抱着這種心情去書店面試,結果,兩天就被開除了,之後我就在另一家兼職了兩年。最後還是那一句,要辦,還是有辦法的。
註1︰麻煩如果有那位發現我的《唐山大地震》,裡面夾着一張藍色天蠍座書籤。它在我手上不到一個月就借出去,至今八年不見,我想它是想念我的,請還我。
延伸資訊︰
- 黃國英︰從書店領悟營商之道
- 香港書店的可能性
- 郝明義、張妙如,《越讀者》─讀懂書店不能或缺的讀物。
- 鍾芳玲,《書店風景》─當然,這本聖經也不能少。
- 曾喬治的網路讀書會︰像賣時裝一樣開書店
- 曾喬治的網路讀書會︰如何開一家書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