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小時候新學年一開始,學校就會派發學生手冊,上面仔細地記載整整一年的學校活動。兩頁分割成六天,主科三大格,其他一小格。抄寫手冊就成了每日最重要的功課,因為不抄,就不知道那天到底發了多少作業、工作紙,有甚麼通告要簽。還有,老師有甚麼話要對家長說,父母也得透過學生手冊向老師打小報告。
到高中覺得學生手冊沒甚麼用,一來家長已不管學校的事情,二來我也不太交功課,事情不多顯得學生手冊太大本。自行去文具店買一本3塊錢的口袋筆記本,能隨意撕掉那一種,有事記下,完事撕掉,用了約一年。升上中七覺得成人了,該有一本像大人的記事本,有日期有月曆,方便記事。購買行事曆就成了每年必需完成的任務。



第一本行事曆
第一本行事曆在商務購入,港幣98元,當時來說已經非常奢侈,我大概三個月才花掉100元,光是一本行事曆就抵得上三個月開銷。筆記本A6大小,白線在藍漆牛皮上分格,再縫上一條十字的活頁筆記。拿在手裡非常舒服,自己也非常喜歡,在貨架前猶豫了半小時終於買下。
2009年大三的月記錄
活頁筆記每年更換新內頁,在香港更換很方便,隨處都是,含年曆、月曆和日曆,香港假期,還包含每年都用不完的電話貢、記事頁。台灣比較不好找,學校附近只有誠品在賣,每一年去誠品買新內頁,成了例行公事。
升上大四,驚覺行事曆變得殘舊了,漆皮開始剝落。心想都六年了,該換一本。早已仰慕誠品的行事曆,據說內頁收錄著名文學家的名言。畢業那一年就買了下來。挑了黑色的,破皮線裝,每個月以不同文學家做主題,每隔幾頁就寫了作者的名句、出生城巿介紹。
這本筆記只寫了幾頁,大部份都是空白。倒不是因為太漂亮捨不得用,而是大四那一年轉用google calender,反正電腦到處都是。不知不覺2010年過去了,2011年來臨,開始工作,每天都對着電腦,翻開行事曆時老闆反而覺得我在偷懶。
2012年快來臨,新工作開始。半年的工作有很多雜事需要處理,加上工作以外還有許多計劃。不能經常對着電腦,直覺google calender不太足夠,又興起買行事曆的念頭。
香港的廉價文具店要關的都全關了。只能夠去大型連鎖店選購,也沒差,反正最初都是在商務買的。可是現在連鎖店的選擇比以前少了!產品大部份都以女性為主導,總不能打開一本粉紅色的行事曆吧!
最近倒是很流行M字頭的筆記本,每一本賣百五元港幣。逛了好多間書局,猶豫很久,覺得開本太小。又去過無印,無印有日曆但沒有足夠空間寫待辦事項,要另開本子,而且沒有香港假期。最後想了想,只好買最便宜,20元3本的無印筆記本,自製行事曆。

先上網下載2012年的月曆,自己喜歡的就好。然後按每週六天工作日,把兩頁劃分成六天。每天再劃分兩格,左邊是時間,右邊是該完成的事項。每星期整理一次,頁數剛好夠半年用,用完了,這份工作就結束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