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店的可能性

前兩天出旺角訂書,樂文說訂書需要每本50元訂金,付錢後才知道能不能訂得到。榆林查了一會,說三本都訂不到。上網查看,香港書城只有95折…95折,而且是無書的95折。明報能訂得到,但本地郵寄,本地喔!要22.5元郵資,自取不用,但自取要去柴灣……我才發現自己被台灣書局寵壞了,覺得香港書店這個樣子還沒有倒,只是由三樓遷上八樓,實在奇蹟。
心血來潮想比較台南和香港的書店經營,特別是我常去的獨立書店,以及網路書店,略為探討兩地書店在服務上的區別,想想看假如在香港辦一家非連鎖書店, 有甚麼可行改善方法。

◎先天缺撼
書店經營無論在香港或台灣都困難得很,一來銷售品同質性極高,跟報販一樣,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份報紙,不會有書店只售賣其他書店沒有的書(特殊種類訂書除外)。二來利潤微薄,這是有數得計的,而且到現在無論台灣香港仍然有些人抱持一種觀念,書店不應該賺錢,書店不是一門「生意」。第三,客人總是善忘、無情,永遠浮動留不住的,而且購書人數極少
 ●租金與人口台灣書店自然消亡很大原因是競爭,敵不過網路書店方便和折扣優惠。香港書港則不然,敗在租金和購書人口之上。
租金高昂素來是香港獨立書店困難之處,書店集中開設在人流最多的地區,比如銅鑼灣、旺角。在台灣可能有些遍僻之地都有一間比較像樣的獨立書店,可是香港不可能,除了巿中心旺區,其他地方只有連鎖書店,因為根本沒有足夠顧客。
香港雖然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我佔計一年至少讀三本書的閱讀人數很可能一千人裡面只有三個,再說閱讀人口不一定買書,一個月買一本書的人數可能只佔閱讀人口1/6。這是所謂的先決天缺撼,書店在香港一開始就是一門穩賠不賺的生意。
當然,沒經過統計的數字並不可靠,評語也過於涼薄。我所知近兩三年閱讀風氣有所提升,很多以前一本書都不看的朋友,都問我借書看。有些以前補習班的小學生升上中學,也開始問我該讀甚麼書。最開心莫過於看起來非常港女的學生說她想讀論語,已經買了,問她書從何來,她說大陸買。香港回大陸太方便,簡體書是另一個新的衝擊,甚至許多香港作家已經出版簡體,本土出版物更加無人問津。
香港同樣有連鎖書店和簡體書店,與台灣情況相約,連鎖書店節扣不及二樓書店,但連鎖書店比較方便,地區分佈廣泛,可是有一點很不相同,服務態度極差,書種極少極缺。這和佔地面積非常有關。佔地不足不止是書店,是全香港所有大小行業的先天缺撼。但服務,不在此限。

◎書店提供的服務
●現書買賣
大部份書店主要業務,非現書莫屬。根據書店不同性質,陳列和銷售的圖書種類和數量各有不同。連鎖書店一般採百貨公司形式,甚麼種類都有。獨立書店則有各自訂位,比如賣流行書的、教育書的、文史哲的……等等。
香港書店在現書的服務頗具水平,港台最新最流行的圖書,很快在書店找到。不過不一定所有版本都有,比如許多港、台均有出版的圖書,香港書店往往只有港版,等同台灣只有台版一樣。
●學校書展
不知道台灣學校有沒有這種習俗,我在台就讀的學校,除了圖書館偶爾請專業圖書代理在圖書館大堂陳列五、六書車看也看不懂的異樣圖書。
中小學時學校常舉辦書展,一學期一次不定,一年一次不定。每次都佔滿操場或大禮堂,規模盛大,至少對我而言是節慶般興奮的。不過書展擺放的圖書除了老師指定之外,大部份都是流行讀物。
●訂書
至於訂書嘛,很多書店不會特別為客人訂書。除非是熟客,或者學校的大量訂書,這是能有一定盈利保證,不然要每本預付50元,才能訂書,未免太誇張。
付訂金並不是大問題,問題在於退回訂金的手續。他們沒有採用銀行轉帳或寄現金卷的服務,變得我要到他們店裡取回。數學上是這樣計算的︰
ATM或現金滙款︰書款+店員時間(約10分鐘)
到店退款︰書款+客人交通費(單程9元,來回18元)+客人交通時間(單程40分鐘,來回80分鐘)
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訂書量不大,心血來潮訂一兩本書,十分不方便。而更大的問題是,無論獨立或者連鎖書店的現書量是永遠不足以滿足客人。

◎服務增進的可能
針對以上問題,假設我是書店老闆,會怎樣增加服務內容?
A查詢服務
這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香港書店到現在還是只能用電話查詢。台灣許多書店也是如此,不過落差非常大。打電話去台灣書店對方總是很有禮貌地用那種軟死人不賠命的聲音說話。香港嘛,大多是打過去沒有接,接了是一些不耐煩的老男人蒼老沒勁的聲音。他們並非有意如此,也不是趕客或不禮貌的表現,只是他們過去的城巿文化如此。
網絡詢問也是一塌糊塗,我寫過幾封e-mail問,從來沒有回覆,網站又長期處於建構中的狀態。有些比較新的書店開始使用facebook,不過在網路資訊發佈的內容,我覺得台灣獨立書店還是略勝一籌,至少從內容可以簡單看出書店定位和提供的服務,而且有趣不覺得煩厭。
值得參考的網站︰
別小看這些網站,跟據我打工的書店經驗,網站或部落格能夠增加五成客源,MSN也能增加兩成。不過管理這些東西非常吃力,人手和成本都會上升。

B會員制度
我不太喜歡會員制度,雖然在台灣時我也有好幾張書店會員卡。會員制度無非為會員提供更優惠的節扣,留住客人,客人為了折扣而再次到店消費。可是後面會有附帶條件,比如一年最低消費額,或者某些書店會員太多,除了價錢之外沒有更多額外服務。
早前到榆林看書,發現他們已經實行會員制度,不過方式是非會員由原初7折書價提高到8折,只有會員可以享7折價惠。以書籍同質性而言,其他書店非會員仍然可以得到7折。或許有些人為了簡體書優惠加入也說不定。
我以前打工的書店也沒有會員制度,老闆娘一句十分睿智的話︰「所有人都會會員。」挺懷疑在香港書店實施會員制的成效,顧客大部份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書呆型老頭子,並不會因為一點點折扣或者儲積分而選擇只在某一家店消費。加上香港的會員和積分制度已經氾濫成災,連逛書店都要被問︰「有沒有這張這張這張這張卡」我大概以後都不會再去。
會員制度的確有點用處,不單節扣,特別是某些活動和資訊可以透過會員網絡發佈。可是這些透過網絡也做得到,不一定要登記實體資料。

C訂書
這一部份會在網絡書店的文章另行探討。香港書店對於少量訂書一向不太注重,興許是吃力不討好,不過根據我在台灣的工作經驗,一家書店如果能代訂其他書店比較難訂到的書本,客人往往是不會計較價錢,只會計較時間。
比較推薦的代訂方式是,先請客人留下個人資料和訂金(我在TW訂書一次100元NT)。等到有空再聯絡出版社,有沒有貨。書到店請客人店取,客人一定很樂意。當然啦,如果代訂需要額外手續費,必須預先說明。
至於退款比較麻煩,訂不到書的客人通常都比較暴躁,還要他們山長水遠到店取款,要承受他們的怨氣可不太好受。可以選擇用ATM退款,手續費從訂書錢裡面扣除。退款不太化算,在香港人來講就是完完全全做白工。不過退款得乾脆和爽快,能夠留下好印象。
現在很多書店只會幫熟客訂書,因為大部份訂書客人都是訂台灣書, 長途電話和國際郵包需都是成本。所以我過去三年有零星幫香港網友訂台灣書,成本價加上郵費賣給他們,只為了填滿每年會員卡最低消費金額,有時可以賺一些書店的購物金。

D推薦書
之前在雜誌看見,大陸一家書店「書立方」提供的有趣服務。他們為商業機構提供推薦書單、採購並建立圖書館。因為選書優良,幫助員工增進專業知識,令書店本身業務也有增長。
我認為香港書店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幫助中小學建立圖書館。很多中小學圖書館選書一塌糊塗,令學生無所適從。我以前讀過一間不怎麼好的中學,圖書館藏書極少,借閱率最高是《足球小將》。當年我問圖書館主任為甚麼連中國四大名著都沒有,她說圖書館新建成,還有藏書沒有陳列,結果我在那間學校一年半,直到畢業都沒有看到《西遊記》出現。
現在很多學校圖書館都有專門的主任或管理員,但購書程序頗為複雜,多數是老師推薦,提交圖書館,再經審核同意,才可購入。很多時候都老師讀過了,再交給圖書館,已經是二手書。我有些同學已經成為教師,他們託我買書,都要收有收據,並且計算滙率。我問他們假如學校不收那本書怎麼辦?他們說也沒辦法。說實話很多圖書館主任和助理,是老師兼任,對於出版物並沒有很了解。理論上任教該科的老師應該熟知出版物,但現在的教師早已被案頭工作虛耗掉精神,進新書的速度從我讀中學時至今都沒有增長。當年harry potter當紅,我聽廣州朋友說,出版一個星期學校圖書館已經能借閱,我到畢業才找到第一冊。
我覺得這是不錯的可能性,改善學校圖書館,甚至可以建立校區內圖書館的策略聯盟,辦理咵館借書服務。中間的服務就由書局負責。

◎小結
這麼想一想,獨立書局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不過這些都要承擔風險,沒有做成之前可能書局就倒下來了。而且我只是在說風涼話而已,實際書店如何經營,箇中滋味只有老闆知。我只是提供垂死掙扎的可能性。
最後奉勸一句,愛書人別開書店,千萬千萬不要做傻事。

 延伸資訊︰

留言

  1. 正在香港找書店訂書,無意間在網上見到這篇文章。 對香港經營書店的窘況深感同意,亦歎好書店之稀缺。 愛書、愛書店,只是無奈香港人實在沒有讀書的習慣,旦見書店是一間接一間的倒。 誠品在香港似乎倒是做得有聲有色,算是異數。 至於讀書風氣這幾年裡是否就提升了,我看未必。 要習慣了速食文化的香港人真正培養出讀書習慣,不是短時間能達到的事。 這是第一次讀你的BLOG,未及細讀舊文,待有時間再慢慢讀。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蒞臨。
      香港人的讀書習慣需要時間改善和培養,的確不是短時間能達到。
      我覺得有希望,至少目前新一代,對書本已經不像我們以前讀書時抗拒。
      但實際比例上提升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