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這裡也不錯

年前得知馬家輝出版第一本旅遊散文,寒假回港繁體版已絕跡,常去的書店剩下簡體版。我一直覺得當地作家出書,買「原產地」版本最好,台灣作家買台版,大陸作家買簡體版。而且不甚明白台灣麥田把馬先生短小精幹的文章印成這麼大一本,有甚麼特別含意。可是期末臨近,收拾行裝時發現紙箱不夠,大開本的台版《死在這裡也不錯》可以賺取博客來一個70號紙箱,所以決心買下來。這是第一本購入的馬家輝作品。
這麼說或許令人質疑,台灣出版馬家輝文集兩本,很大原因是梁文道在中港台三地引起的風潮。梁文道近兩年在大陸發展,引起旋風,大陸和台灣因為他開始注意香港其他散文家,老前輩董橋、李歐梵不算,馬家輝、陳冠中「引進」引進令我覺得十分奇特。
台灣巿場不乏香港作家著作,然而大多屬於引進香港版本,港版書在台售價高昂,台灣對香港作家陌生,往往敬而遠之。真正深受台灣人喜歡,出版社才會買入版權,重新印刷。過去香港作家在台出版,只有小說類,張派的鍾曉陽、香港無法生存的董啓章等,董橋、陳之藩等散文大家出版精選集,這些精選集最近幾年也不多見。或許背後有許多我無法得知的版權交易內幕,可是某種規律可以肯定,若非董橋等擁有大量中高檔讀者群的名作家,願意支付港版牛津精裝高昂價格,不然根據成本和推廣考量,購入版權重新包裝出版,是比較有效的出版策略。
我身邊的台灣同學對馬家輝頗為陌生,當然他們連董橋都不知道,不能作準。找大陸朋友一問,差別立見,不認識梁文道的十個有兩搖頭,認識馬家輝十個有兩個點頭(問香港人認不認識他們,十個有九個搖頭)。可是對香港人而言,馬、梁年紀相約,前者絕對比較熟悉。
馬家輝的人生歷程基本上是每個香港文藝青年的願望,有個當編輯的老爸,從小到大沒有退稿經驗。年青赴台大求學,得到當紅作家賞識,大學出版一本書。結識溫婉台灣女生,婚後留台努力,輾轉留英留美,回港高薪厚職。華文世界能說出名號的,無論小說家散文家記者社論……全部和他有交情。讀他的散文,時常冒出一兩個耳熟能詳的人物,今天和龍應台去哪裡了,早兩日飛到台灣看張大春寫書法,下月莫言、高行健來港與他抽酒談文論藝……所以在梁文道成名前十年,馬家輝已經在香港媒體如魚得水地暢游。可是這個看似通達的傳媒人內裡十分矛盾,是那種隨時在旅行中掛掉也不會覺得意外的類型。
馬家輝擅寫專欄文章,火柴盒大小甚少間斷,社會時事、文學電影如數家珍,可是這裡我都很少讀,總覺得他的文章分析太多,節奏如研究論文,瞄一瞄即可。《死在這裡也不錯》收集他難得的旅遊隨筆,文章並不比他的其他散文評論優勝許多,但讀來性格立體,與女兒外遊有趣,配合他平日在媒體露面的模樣細嚐,有一種將讀者快樂建築在作者的痛苦身上的快感。
很難定義旅遊文學該怎樣書寫。大部份旅遊散文寫景為主,多寫當地風情,新奇人事。有舒國治緩步閒散,寫一種旅遊態度。有余秋雨般悲嘆時局,旁徵博引憶古傷今。卻少有馬家輝式,旅遊是苦難開始,卻為了剎那驚艷,千辛萬苦尋訪瞬間美麗偶遇。
他與女兒在倫敦逛舊書店,偶遇美國論文指導教授,相見歡,舊話無窮。前題是他熬過十數小時飛機,機上恐慌症發作,痛苦不已。坐長途火車出發,又幾番迷路,女兒埋怨只好以笑遮醜。前一陣子和羅大佑在商場演唱,過幾天告訴你他有恐人症,超過三十人即混不自在,在港如是,去旅遊也如是。暢遊神州卻又感染風寒,無法開懷登樓,傷風取代懷古傷今。不幸似乎會傳播,小女孩感染重病,連忙登機返港,差點小命不保。即使如此,他們仍然不安於室,東跑西跑,逃離香港,尋找安寧。

延伸資訊

  1. 馬家輝BLOG︰稿紙以外(好久沒更新了)
  2. 開卷八分鐘【梁文道談《死在這裡也不錯》
  3. 馬家輝作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