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紙式閱讀

持續輕腹瀉和拼命想死的心情暫止,看看aNobii統計,今年完結了四個月,閱讀數量居然達到20本。往年平均一年才讀20本。這絕對不是可喜現象,量多很可能表示質下降,更可能代表今年買書比往年多。買書並非壞事,可是容易變成負擔。以往我都是讀完一本再買一本,最近兩個月卻並非如此,不斷買,買了又讀不完,不買心裡又無法踏實。這是挺嚴重的問題,就像其實你手上已經有事情要做,但總是不想做,拼命去找別的事令正事擱下。還有一個問題是,目前正在讀的留不住我的心神,就好像明明牽著某人的手但她無法留住你,因而外出找安慰。當然,書畢竟不是人,允許花心,有時候花心一點得著會比較豐富。事實上來到台灣之後,我的閱讀習慣也起了很大變化。

以前在香港,書不多。圖書館以至書店擺放的書大約相同,令我感興趣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部書。要找些甚麼名著,很困難。圖書館感興趣的不是全讀過,就是破爛得連碰都不願碰。好不容易出旺角,逛書店,當時錢不多,到書店也只買幾個特定作家的書,喜歡的作家。寒假回香港驚訝發現過去讀了這麼多閒雜無益的東西,野史逸史入門,某些不起眼作者結集。當然也讀了幾本好書,整套《大唐雙龍傳》、張愛玲《半生緣》、《挪威的森林》韓寒古德明都是那時候讀的,輕易數算出來,可見讀過能稱作經典或者能夠稱得上文學的東西大概都是如此。香港書店就是那樣子,翻譯流行書已經不多,豬肉枱擺放鄭梓靈、林詠琛等連做肥料也會搞得營養的「東西」,可是香港人又可以容忍。再想深一層,雖然外國文學缺乏,那時候要找五四以來的好書不難,為甚麼沒有讀呢?不過當時倒有一種奇怪的想法,不要讀外國文學,對西方文化和文學方法並不了解,別隨便亂翻。現在和我一起修讀文學的大B仍然有這種想法。
來到台灣閱讀習慣大變。台灣書店對我的震撼已經說了幾年,不再冗言,簡單來講就是見慣港女忽然走進台妹圈的感覺(靠!今天一直用女人來比喻書,非常對不起書!)讀書除了過去興趣之外,還多了一重︰學習。升學主要目的之一正是多讀一點以往不會讀的書,假如我一直留在香港,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拿起歷史學認真讀,甚麼卡夫卡卡爾維諾更不可能讀到。因為學習需要,必須讀大量歷史學相關教科書,雖然我們系有名不讀書也可以順利畢業,可是聽不懂老師課當所言和學長姐平日討論之事,令我惶恐羞愧。如是者,讀書就變成兩重︰(1)興趣,(2)學習。兩邊不能偏頗,時間關係需同時進行,幸好閱讀本是興趣之一,不會覺得太難過或辛苦,吸引新知識亦不會覺得勞累,但是同時進行使閱讀變得分散,無法聚焦,效率甚低。以前能夠坐著讀10小時小說,現在沒有辦法,只好拆散。
 閱讀大致大兩種時段,興趣閱讀是晚上,學習閱讀在白天。床頭往常放兩本閒書,大多是小說,次則散文。文學是屬於夜晚的行為,許多份量比較重的文學作品只有夜深人靜,寂寞耳鳴才能夠細味,即使放古典音樂也會覺得干擾。好些西方文學如卡爾維諾,偏人文、社會的龍應台、《醜陋的中國人》。當然,有些書也不一定夜裡躲在床上才讀,非常刺激的小說有時也會拿到課堂看。
學術性強的書,比如甚麼甚麼史,往往在書桌或電腦前完成。一來要畫重點,抄筆記,假如要寫讀書報告,直接打進電腦,比較省事。讀這一類書,大多為了寫報告,沒辦法像小說一樣,仔細地一字一句讀,通常只讀一段頭尾,抄下點題重點,省過不看。無法細讀是挺可惜的,因為每一個作者寫書,一句一詞均有含意,花費不少心血。而且往常跳過的地方,都是長篇引文或推論過程,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部份,可是當你手頭上有五六份讀書報告,自己又沒有足夠學識判斷推論真偽,以及足夠時間把原文找出來核對,為了交貨不得不出此下策。
一個學期不可能只修一門課,因此學術書往常一個月一本,可是某些老師喜歡突然給報告,緊急狀況可能一周內完成,這就變得同時需要看好幾本書。詳細列出4月份閱讀時間表如下︰
醒來-->1Q84
休假-->西洋史學史(兩本) &世界通史
上課-->西洋史學史 人文科學的邏輯 &歷史哲學導論
上班休息-->人文科學的邏輯 &報告資料(各種期刊論文和專書)
晚上-->壇經 &1Q84
目前同時讀6本書,無法量化的資料不在其中,必須申明的是,本學期是四年來學分最少的。大三時更誇張,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報告,但我又不能只讀課內書不讀小說(人總的休息嘛),讀小說又很難只專注一本(小說在我份量愈來愈淡薄所致)。幾年下來,許多書只能略過,過幾天隨即忘記,唯一記得大約甚麼時候買,甚麼時候讀,內容卻不太記得,有如碎紙機一樣,明明全部文字嚼爛了,落到肚子卻半點沒消化,全部嘔吐出來資源回收。有時候望著這一堆書, 不禁問自己,讀完之後它們如何,我又會如何?沒關係了,反正日子還是會過去,能夠多讀點書,深層地讀也好,碎紙機一般也好,總算不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