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留後世的夢──盧梭《一個孤獨散步者的夢》

寒假結束,從香港飛去台灣前一晚,造了一個夢。
夢見老師叫我去麵包店,買蔓越莓麵包。還交給我一個小娃娃,著我好好照顧他,我把他安置在實驗室樓上。出門,到麵包店,問店員麵包好了沒有。店員說還沒,我大怒︰「四個禮拜了!還沒好?」店員頻頻抱歉,問我研究室有沒有本生燈,我說實驗室有,她說待會叫師傅帶材料直接去實驗室做。我點頭,回程。一個女生突然從後趕上,比我矮了一個頭,漆黑長髮,全身雪白,還散發出聖潔般光芒,她板著臉問︰「我孩子呢?」我低頭望她一眼,答︰「在那邊,跟我來。」當時我極想牽著她,卻只握住她手腕。

##CONTINUE##
夢,就是這樣,不可意議。那個女生,我不認識,從未見過,但五官分明,仍烙在腦海之中。我是個多夢的人,夢於我而言並不陌生。夢,多是半睡半醒之際、意識在清醒與濛朧之間發生。夢既代表不存在於現實的虛幻,也代表現實中渴求的虛幻,因而多發生在夜盡日出的夾縫,那時,我多半在床上。
盧梭的夢,卻在散步時發生。他獨自散步時,有意識地將夢記憶下來。他的夢,包含過去、包含理想、包含誤解和辯解、困頓或開脫。盧梭一生傳奇,不用多言,他的哲學和政治思想開啓人類文明另一個階段,人生卻不如學問般光輝,路將盡,依靠抄寫樂譜換取微薄的生存條件,閒時寫下這本集子,留點世人最後一點真實和平凡。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總愛將偉人先哲神化,神化過後往往忘記即使先賢大哲只是凡人,光輝蓋過事實,歌頌美化錯誤。盧梭自許同時代最坦白、最直率的人,勇於在文字之中表露自己,因而招來誤解、背叛、反目。讀《一個孤獨散步者的夢》,令我發現心目中建構了現代人權自由觀念的大哲,居然只是一個平凡人,有著和我一樣的憂戚苦惱,同樣跌盪誤解,錯失迷離,苦難過後只有沉思、慢步、書寫,自療也好,卒鬱也罷,這本書分享一個老人最後如何透過思想和感受,面對人生錯折和失敗,從夢一般的人生超脫。
盧梭使用方法頗接近蒙田,坦白、直率、面對,孤獨和自然是最好的解慰者。讀他們的散文隨筆,知道傳頌數百年的偉大哲學家,仍然逃不開凡人的無奈糾纏,同病相連之餘也能開解心靈鬱結。他們閒適自若,不同海明威的奮鬥、搏鬥,美式進取和法式遊思兩者,是否決定各邁向人生終結的方式?當人生遇上無可抑止的困頓時,我們又該用何種筆法譜寫、追憶那個存在或不存在的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