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夏丏尊先生曾說,過去沒有書,將來也不必有書。他認為「書」只是目前流行的文字載體和記錄形式,人類曾經在石頭、竹子、絲綢、皮毛……記錄文字,直到現代流行的紙本書訂裝,以及近年的電子書。
電子書未必是下一世代的主流載體,它帶有強烈的過渡意味,大家都在摸索哪一種展現形式最好。從書籍的歷史推敲,下一世代的「書」,首先條件是流通性強,其次是生產成本低,品質、銷售、記載等條件是次要。
研習心得最後一篇,請容我幻想一下「書」的未來,用文字描繪我心中的圖畫。
◎書的定義模糊
過去很長的一段日子,寬廣一點的定義是中古時代開始吧,現在書的定義開始確定。不外乎「文字」、「圖片」、「知識」的傳遞。現代印刷技術(柯式等)出現之後,以圖為主的書,例如畫冊、漫畫,是另一標桿。書的製作和流程,有了電腦排版技術,發現至二千年前後的狀況。
可是網絡科技發展,傳統的書的定義,每天都遭受衝擊。比如說有人把書的文字上載到網站,那網站算不算是書呢?把網站的內容下載成電子檔,那又算不算書呢?能播音樂和影片的書,又算不算是書呢?
數之不盡的狀況演變,使書的定義愈發模糊,模糊的結果很可能是書從此消失。若果不願就此消失,還希望將來可以保留嚴謹的,經編校製作的,而不是隨意更替的文字資料,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未來的書
單位︰「冊」、「本」為單位自有其意義。如果以後是以檔案為主要載體,書的量詞便是「個」。因為想像力局限,姑且沿用「冊」這個概念。
實體︰既然以「冊」為單位,一個實體自然免不了。實體分兩部份,一個是儲存的實體,一個是印刷的實體。主體是儲存,儲存的同時可以顯示、投映,而它大約是五吋左右大小,像現書脊般,長形,中間是投映顯示,可以在空氣中直接投射影像。上下各突出小許,方便和其他機器接合。
投映與視覺︰書冊可以單獨地直接投映在空氣中,覺得不舒服,大可在投映後方加一張白紙,就像高影片那樣,但並沒有實物。要求比較高的讀者,可以把書冊連接個人電腦或閱讀器,好處是個人電腦和閱讀器的屏幕,配備「紙張材質」和「改變字款」等功能。例如我在晚上閱讀,可以選擇偏黃的瑞典紙,閱讀圖冊可以選重磅的粉紙。字款則按自己喜歡和習慣選擇。當然,如果機器聰明到可以自行判斷閱讀環境則更好。但這些功能只會在延伸工具上做得到。
直接列印︰書冊已經內置列印樣式,直接連接打印機,即能自動列印。紙本書最大的缺撼在於資源,紙張必需達到一定印數,才可以降低成本、售價。日後書冊販售一定不是以紙本為主,那麼列印書本便成為個人收藏和臨時應用為主要。新式的印刷機,會以個人家庭或小社區為中心,並且把成本壓低至印一本書和印兩百本書一樣。
新型書店︰新書店不單單以零售為主,必然集製作、零售於一身,規模也會減至手工業時期,五至六個人包管。作者自行製作內容,透過書店平台販售。讀者獲得圖書,若需要後期製作(如列印、訂裝),可以去新型書店。
◎品質困境
書的消亡和質量下降已經無可避免。事實上紙本書當中也存在大量垃圾圖書。出版行業最奇特的困境,莫過於投入資源愈多、生產成本愈高的圖書,巿場價值愈低。例如出版一本學術論文需要投入10萬元,一本流行小說需要3萬元,但後者的經濟回報可以是前者的三倍。
這個困局絕對不會因為電子書而改變,甚至無名作家亦不會因網絡發達,改變千百年來曲高和寡的狀態。應該死後留名的,即使生前已出電子書,忽然變得有名。可能傳播較以前容易,開拓了新作家、編輯的入職之門,出名不出名的機會卻不會有大變動。
是的,不會容易了,也不會更困難,大師依舊繼續大師,小人物仍是小人物。只不過有一點卻明白可見,當一個行業加入的人口增加,平均質素一定會下降(看大學生就是)。同時間,因為有利可圖,人才願意進入,使得發展會加快,亦更容易出現菁英。電子書必然令出版這座金字塔擴大,底層拉闊,但頂端仍舊狹窄。
當中最值得擔心莫過於讀者品質,以及巿場扭曲。電子書令入門門檻降低,為了圖利,新出版社幾乎無法避免遷就讀者,出版大量「雜物」。然後雜物和低質素讀者形成惡性循環,使出版的教育功能消耗殆盡,極端一點的例子是,許多文化人引以為傲而沒有經濟效益的作品從此以後在巿場上消失。這個情況我倒不是很擔心,現在的垃圾書和垃圾讀者還不夠多嗎?況且經典這種東西呀,一兩百年出現一部,也不是稀奇的事。
◎販售與通路
如今在書店,拿起一本書,所有文案和內文都在「同一件物體上」,印刷出來以後,我們在同一本書上就能讀到前言後語簡介文宣……即一本出版品在出版以前的文字稿都會「預先」印刷在書上,供讀者閱讀。近年網路宣傳開始轉變,某些類型的文案,例如廣告、內容,可以在網絡上看到。
但試想像目前書子書的情況,即使檔案和文字可以無限量增加,某些文案也不會出現在電子書上面。書腰就是一例。我們不會在電子書上看面書腰,以及書腰上面的宣傳文字。書腰的文字可能會移到社交網站、微博,作宣傳。為了讓讀者能夠「第一眼」收集該書的資訊,以往圖書的立體文案(即封面、封底、小摺頁)的不同文案,極有可能集中在同一個平面上。就像弄一張大海報,上面該有的都有,讀者不用翻頁和點擊。又或者直接造成影片,拍個微電影,作促銷之用。
如果「實體」販售仍是電子書的銷售方式,社區印刷中心是必要的。該處可使用互助和自助形式,把ipad或其他載有電子檔案的行動裝置帶到印刷中心,按預設或自設的形式印刷,無論是紙本的或者高端電子瑩幕。由此看見未來出版模式,很可能回到手工業時期,小規模,零散,減少回紙、廢紙……都是預期發展方向。
◎製作超越寫作
「文字」作為「書」最主要構成部份即將走入歷史,隨着攝影、錄音、音樂等記錄方式愈來愈方便、愈來愈直白,終必超越「文字」這種轉折的傳達。書的製作走向動畫化、互動功能為主,「文字」在「書」裡的地位必然下降。動畫、影音取而代之,結果很可能是作者(文字創作)的地位比不上製作(圖像、排版等),又或兩者漸漸結合,一個小說作者不可能只會寫小說,還需要學會畫插圖,做點動畫……
「文字」衰亡是趨勢,事實上文字本來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表達方法,如果古人先發明照相機再發明文字,世上大可不必出現文字。日後文字很可能會成為單純的記事和記錄方式,只有高端學者能掌握,「文字」構成的「書」只作檔案、實際用途,與藝術、文藝脫勾。五十年後諾貝爾文學奬可能要頒給電影了!
上一篇︰檔案惹的禍
可是網絡科技發展,傳統的書的定義,每天都遭受衝擊。比如說有人把書的文字上載到網站,那網站算不算是書呢?把網站的內容下載成電子檔,那又算不算書呢?能播音樂和影片的書,又算不算是書呢?
數之不盡的狀況演變,使書的定義愈發模糊,模糊的結果很可能是書從此消失。若果不願就此消失,還希望將來可以保留嚴謹的,經編校製作的,而不是隨意更替的文字資料,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未來的書
單位︰「冊」、「本」為單位自有其意義。如果以後是以檔案為主要載體,書的量詞便是「個」。因為想像力局限,姑且沿用「冊」這個概念。
實體︰既然以「冊」為單位,一個實體自然免不了。實體分兩部份,一個是儲存的實體,一個是印刷的實體。主體是儲存,儲存的同時可以顯示、投映,而它大約是五吋左右大小,像現書脊般,長形,中間是投映顯示,可以在空氣中直接投射影像。上下各突出小許,方便和其他機器接合。
投映與視覺︰書冊可以單獨地直接投映在空氣中,覺得不舒服,大可在投映後方加一張白紙,就像高影片那樣,但並沒有實物。要求比較高的讀者,可以把書冊連接個人電腦或閱讀器,好處是個人電腦和閱讀器的屏幕,配備「紙張材質」和「改變字款」等功能。例如我在晚上閱讀,可以選擇偏黃的瑞典紙,閱讀圖冊可以選重磅的粉紙。字款則按自己喜歡和習慣選擇。當然,如果機器聰明到可以自行判斷閱讀環境則更好。但這些功能只會在延伸工具上做得到。
直接列印︰書冊已經內置列印樣式,直接連接打印機,即能自動列印。紙本書最大的缺撼在於資源,紙張必需達到一定印數,才可以降低成本、售價。日後書冊販售一定不是以紙本為主,那麼列印書本便成為個人收藏和臨時應用為主要。新式的印刷機,會以個人家庭或小社區為中心,並且把成本壓低至印一本書和印兩百本書一樣。
新型書店︰新書店不單單以零售為主,必然集製作、零售於一身,規模也會減至手工業時期,五至六個人包管。作者自行製作內容,透過書店平台販售。讀者獲得圖書,若需要後期製作(如列印、訂裝),可以去新型書店。
◎品質困境
書的消亡和質量下降已經無可避免。事實上紙本書當中也存在大量垃圾圖書。出版行業最奇特的困境,莫過於投入資源愈多、生產成本愈高的圖書,巿場價值愈低。例如出版一本學術論文需要投入10萬元,一本流行小說需要3萬元,但後者的經濟回報可以是前者的三倍。
這個困局絕對不會因為電子書而改變,甚至無名作家亦不會因網絡發達,改變千百年來曲高和寡的狀態。應該死後留名的,即使生前已出電子書,忽然變得有名。可能傳播較以前容易,開拓了新作家、編輯的入職之門,出名不出名的機會卻不會有大變動。
是的,不會容易了,也不會更困難,大師依舊繼續大師,小人物仍是小人物。只不過有一點卻明白可見,當一個行業加入的人口增加,平均質素一定會下降(看大學生就是)。同時間,因為有利可圖,人才願意進入,使得發展會加快,亦更容易出現菁英。電子書必然令出版這座金字塔擴大,底層拉闊,但頂端仍舊狹窄。
當中最值得擔心莫過於讀者品質,以及巿場扭曲。電子書令入門門檻降低,為了圖利,新出版社幾乎無法避免遷就讀者,出版大量「雜物」。然後雜物和低質素讀者形成惡性循環,使出版的教育功能消耗殆盡,極端一點的例子是,許多文化人引以為傲而沒有經濟效益的作品從此以後在巿場上消失。這個情況我倒不是很擔心,現在的垃圾書和垃圾讀者還不夠多嗎?況且經典這種東西呀,一兩百年出現一部,也不是稀奇的事。
◎販售與通路
如今在書店,拿起一本書,所有文案和內文都在「同一件物體上」,印刷出來以後,我們在同一本書上就能讀到前言後語簡介文宣……即一本出版品在出版以前的文字稿都會「預先」印刷在書上,供讀者閱讀。近年網路宣傳開始轉變,某些類型的文案,例如廣告、內容,可以在網絡上看到。
但試想像目前書子書的情況,即使檔案和文字可以無限量增加,某些文案也不會出現在電子書上面。書腰就是一例。我們不會在電子書上看面書腰,以及書腰上面的宣傳文字。書腰的文字可能會移到社交網站、微博,作宣傳。為了讓讀者能夠「第一眼」收集該書的資訊,以往圖書的立體文案(即封面、封底、小摺頁)的不同文案,極有可能集中在同一個平面上。就像弄一張大海報,上面該有的都有,讀者不用翻頁和點擊。又或者直接造成影片,拍個微電影,作促銷之用。
如果「實體」販售仍是電子書的銷售方式,社區印刷中心是必要的。該處可使用互助和自助形式,把ipad或其他載有電子檔案的行動裝置帶到印刷中心,按預設或自設的形式印刷,無論是紙本的或者高端電子瑩幕。由此看見未來出版模式,很可能回到手工業時期,小規模,零散,減少回紙、廢紙……都是預期發展方向。
◎製作超越寫作
「文字」作為「書」最主要構成部份即將走入歷史,隨着攝影、錄音、音樂等記錄方式愈來愈方便、愈來愈直白,終必超越「文字」這種轉折的傳達。書的製作走向動畫化、互動功能為主,「文字」在「書」裡的地位必然下降。動畫、影音取而代之,結果很可能是作者(文字創作)的地位比不上製作(圖像、排版等),又或兩者漸漸結合,一個小說作者不可能只會寫小說,還需要學會畫插圖,做點動畫……
「文字」衰亡是趨勢,事實上文字本來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表達方法,如果古人先發明照相機再發明文字,世上大可不必出現文字。日後文字很可能會成為單純的記事和記錄方式,只有高端學者能掌握,「文字」構成的「書」只作檔案、實際用途,與藝術、文藝脫勾。五十年後諾貝爾文學奬可能要頒給電影了!
上一篇︰檔案惹的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