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套住厚重獸頭服的男主角太洙,充份感受到作為動物和員工的雙重煎熬。
動物員的員工,不能夠做自己原本的工作,被太洙指使做假。假扮動物,一方面擔心謊言揭破,另一方面怕飯碗不保,只好屈服太洙指令。
困在獸衣底下,太洙也漸漸感受到困在圍牆裡,身為動物的壓力。既得不到自由,亦得不到尊重。
雙重壓力加上口渴,他撿了一瓶遊人扔過去的可樂,爽快地喝光。然後,電影花了好多好多的鏡頭,替可口可樂賣廣告。
五個壽頭的惡作劇
電影橋段有點像日劇。渴望出人頭地的律師接下了一項三個月內,振興倒閉動物園的任務。初到步,動物園裡各種大型動物,被運走抵壓作還債之用。可觀性為零。
園裡只剩下四名員工,一個經營不善的前園長,一個獸醫,兩個功能不名的後生。門外漢太洙束手無策。
他上youtube看了一段外國戲弄他人的影片,忽想奇想,不如靠他們四個,穿著動物戲服,假扮動物,那麼動物園就可以招攬遊客。
這個超級奇怪的想法,居然去馬。四位員工分別扮演不同動物。沒料到進園的遊客,果真由始至終,沒有懷疑過假動物的真偽。
甚至北極熊在沒有冰的圍欄內喝可樂,這麼不可能發生,上網搜一搜就知道真相的事,居然沒有人揭穿。大家都看得很高興,以為真實,爭相廣傳,令動物園起死回生。
荒誕背後,這套電影傳達了兩個很有趣的信息。
網絡/現實:最緊要觀眾開心
儘管太洙認為:「在動物園裡沒有人會懷疑動物是假的。」電影裡面人們對於真、假,幾乎毫無判斷能力。他們獲得資訊的關鍵是網絡。
男主角太洙穿戲弄假扮動物的點子,來自網絡上一段外國整蠱遊戲。遊客湧進園裡觀看北極熊,是網絡上傳播的消息。尾段大老闆被北極熊襲擊,助手即時上網查詢到底該怎樣避過殺身之禍。
喂,那位助手是一位律師,專業人士。人命在前,兒戲到極點。
大老闆被咬破褲子,他仍然確定不了,自己剛才遭遇的動物,是真、是假。只說剛才的感覺很真實。
所有不合理加起來的戲劇效果,令觀眾爆笑。不過放置在現實,假如大家擅用網絡,搜尋一下樹瀨真實的、最大的體積。或者向專家發問,謊言應該輕易揭破。
但為甚麼沒有人這樣個?戲服和員工的表演真的逼真到沒有人懷疑?
或是電影在諷刺現代人,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實?不願花時間考究真相。或者大家根本就喜歡假的東西。
以前動物園內的動物,活生生,非常真實,沒有虛假的表演。又不見遊人那麼熱絡?如果是熱絡的話,大家喜歡真實動物和動物園,何以舊版的動物園會經營不善,導致倒閉。
答案恐怕是,他們不愛動物。動物園裡的動物,只是畜生。他們只愛荒謬表演,真假根本不重要。
畜牲:天職是娛樂上層
對韓國不熟識,不敢妄下斷言。然而電影裡的階級觀念,令我印象深刻。
太洙動不動就向老闆90度鞠躬,集團大小姐可以命令律師行的老闆⋯⋯這些動作,刻意造出來的人的身份地位區隔,顯得人和畜牲,好像沒有太大分別。
放到動物園裡,就不奇怪了。遊客因為不滿,會任意扔石頭、可樂到圍欄裡面,挑釁動物。他們應該沒考慮過,動物會衝出圍欄襲擊自己。可能覺得動物即使衝出來,也只會向遊人90度菊躬吧。
難怪北極熊會抑鬱成狂。
不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被虐待的動物。無時無刻被注視的圈養。人類自私的為所欲為,終於使得北極熊獸性大發。
動物尚且如此,那些甘心被圈養,甚至覺得安樂的人類,到底患了甚麼病?
電影最後的鏡頭飽含著深意。北極熊最終沒有向視牠為家人的獸醫所願,展現親近、不捨,沒有走到玻璃前,與她重逢。而是遠遠地調轉屁股,走了。
所願對北極熊的愛,只是一廂情願。
這份情感的動機與相信北極熊喝可愛的人們,沒有太大分別。覺得是這樣,就是這樣囉。直到發現真相,他們會責怪造假的人,卻不需要為自己的愚蠢負上責任。
留言
張貼留言